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如果中美两国都把各自的关税威胁付诸行动的话,中国的年度经济总产值将减少0.8%,而美国将减少0.3%。 虽然这些数字从宏观上看很小,但造成的痛苦可能会在特别容易受贸易战影响的行业极为强烈,比如美国的农业和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对最依赖贸易的国家所造成的伤害,可能尤其严重,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和日本等。 考虑到中国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的任何扰乱都会上升为一场全球性事件。 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实际上,在最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跌至金融危机大衰退时期的水平。荷兰经济政策分析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底的三个月期间,全球国际贸易动量移动平均指数跌至125.2,下跌1.8%,是2009年5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较12月时候1%的跌幅进一步加深。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量在2009年出现断崖式暴跌,2010-2011年短暂的两年反弹之后,2012年至201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平均仅为危机前20年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半。 多种数据表明,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开始显现,全球贸易额从去年年底开始急速下降。反映全球贸易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它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下降情况。 世界贸易组织在4月初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 世贸组织表示,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摘自《和讯网》2019年5月17日)材料二: 美国白宫17日宣布推迟6个月就是否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作出决定,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 白宫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商务部2月向总统提交的调查报告认为,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威胁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在对该报告进行广泛评估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签署公告,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 声明称,相关谈判由莱特希泽领衔,如果不能在180天内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商务部去年5月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是否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启动“232调查”。上述调查遭到美国国会议员、商界领袖、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启动上述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可能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告诉新华社记者,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与主要汽车贸易伙伴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摘自《综投网》2019年5月18日)材料三: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谈及中美经贸摩擦相关话题时说,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中方有相应的工作预案。 有记者问,5月10日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请问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加大,中国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孟玮指出,从去年3月开始,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尽管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可以说,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孟玮说。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孟玮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中美双方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摘自《至诚财经网》2019年5月1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中美贸易战不仅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他国特别是依赖贸易的国家也将造成伤害。B.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的整体趋势走向。C.美国政府启动“232”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将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D.面对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我们有实力,有魄力迎接挑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美作为世界中重要的经济体,双方的贸易摩擦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近乎于一场金融危机。B.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C.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D.中美贸易战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也绝不惧怕,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3)以上三则材料,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如果中美两国都把各自的关税威胁付诸行动的话,中国的年度经济总产值将减少0.8%,而美国将减少0.3%。
虽然这些数字从宏观上看很小,但造成的痛苦可能会在特别容易受贸易战影响的行业极为强烈,比如美国的农业和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对最依赖贸易的国家所造成的伤害,可能尤其严重,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和日本等。
考虑到中国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的任何扰乱都会上升为一场全球性事件。
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实际上,在最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跌至金融危机大衰退时期的水平。荷兰经济政策分析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底的三个月期间,全球国际贸易动量移动平均指数跌至125.2,下跌1.8%,是2009年5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较12月时候1%的跌幅进一步加深。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量在2009年出现断崖式暴跌,2010-2011年短暂的两年反弹之后,2012年至201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平均仅为危机前20年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半。
多种数据表明,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开始显现,全球贸易额从去年年底开始急速下降。反映全球贸易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它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下降情况。
世界贸易组织在4月初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
世贸组织表示,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
(摘自《和讯网》2019年5月17日)材料二:
美国白宫17日宣布推迟6个月就是否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作出决定,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
白宫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商务部2月向总统提交的调查报告认为,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威胁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在对该报告进行广泛评估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签署公告,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
声明称,相关谈判由莱特希泽领衔,如果不能在180天内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商务部去年5月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是否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启动“232调查”。上述调查遭到美国国会议员、商界领袖、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启动上述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可能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告诉新华社记者,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与主要汽车贸易伙伴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摘自《综投网》2019年5月18日)材料三: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谈及中美经贸摩擦相关话题时说,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中方有相应的工作预案。
有记者问,5月10日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请问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加大,中国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孟玮指出,从去年3月开始,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尽管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可以说,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孟玮说。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孟玮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中美双方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摘自《至诚财经网》2019年5月1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中美贸易战不仅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他国特别是依赖贸易的国家也将造成伤害。
B.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的整体趋势走向。
C.美国政府启动“232”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将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
D.面对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我们有实力,有魄力迎接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美作为世界中重要的经济体,双方的贸易摩擦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近乎于一场金融危机。
B.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C.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D.中美贸易战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也绝不惧怕,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以上三则材料,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材料一: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如果中美两国都把各自的关税威胁付诸行动的话,中国的年度经济总产值将减少0.8%,而美国将减少0.3%。
虽然这些数字从宏观上看很小,但造成的痛苦可能会在特别容易受贸易战影响的行业极为强烈,比如美国的农业和中国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对最依赖贸易的国家所造成的伤害,可能尤其严重,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和日本等。
考虑到中国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的任何扰乱都会上升为一场全球性事件。
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
实际上,在最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跌至金融危机大衰退时期的水平。荷兰经济政策分析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底的三个月期间,全球国际贸易动量移动平均指数跌至125.2,下跌1.8%,是2009年5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较12月时候1%的跌幅进一步加深。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贸易量在2009年出现断崖式暴跌,2010-2011年短暂的两年反弹之后,2012年至201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平均仅为危机前20年平均年增长率的一半。
多种数据表明,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的影响开始显现,全球贸易额从去年年底开始急速下降。反映全球贸易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也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它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下降情况。
世界贸易组织在4月初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中,将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
世贸组织表示,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
(摘自《和讯网》2019年5月17日)材料二:
美国白宫17日宣布推迟6个月就是否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作出决定,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
白宫当天发表声明说,美国商务部2月向总统提交的调查报告认为,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威胁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在对该报告进行广泛评估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签署公告,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
声明称,相关谈判由莱特希泽领衔,如果不能在180天内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美国商务部去年5月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是否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启动“232调查”。上述调查遭到美国国会议员、商界领袖、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启动上述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可能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告诉新华社记者,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与主要汽车贸易伙伴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摘自《综投网》2019年5月18日)材料三:
5月17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谈及中美经贸摩擦相关话题时说,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中方有相应的工作预案。
有记者问,5月10日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实施加征关税的措施,请问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加大,中国经济能不能稳得住,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孟玮指出,从去年3月开始,中美经贸摩擦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尽管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
“可以说,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孟玮说。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孟玮称,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中美双方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摘自《至诚财经网》2019年5月1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中美贸易战不仅对本国经济造成不小的影响,对他国特别是依赖贸易的国家也将造成伤害。
B.主要反映全球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指标波罗的海指数(BDI)的上升或下降趋势能反映出全球贸易的整体趋势走向。
C.美国政府启动“232”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将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
D.面对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我们有实力,有魄力迎接挑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美作为世界中重要的经济体,双方的贸易摩擦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近乎于一场金融危机。
B.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C.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D.中美贸易战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我们也绝不惧怕,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3)以上三则材料,针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
题目解答
答案
(1)C.“美国政府启动“232”调查缺乏事实根据,……并将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错误。原文表述是“上述调查遭到美国国会议员、商界领袖、汽车制造商、经销商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美国政府启动上述调查缺乏事实根据,据此加征关税将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招致美国贸易伙伴报复,并可能破坏全球汽车供应链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可见选项有两处问题,其一,某些人的认识变成绝对的表述,其二最后一句遗漏了“可能”变推测观为绝对的判断。
故选C。
(2)A.“双方的贸易摩擦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近乎于一场金融危机”错误。“考虑到中国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的任何扰乱都会上升为一场全球性事件”“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实际上,在最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跌至金融危机大衰退时期的水平”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夸大其词。
B.“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错误。原文表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签署公告,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声明称,相关谈判由莱特希泽领衔,如果不能在180天内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可见选项杂糅信息,强加逻辑关系。
D.“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错误。原文表述是“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是打赢战争的必备条件和因素,但不是做好了这些就能打赢。
故选C。
(3)材料一表达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弊端,即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结合以下信息判断:“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世贸组织表示,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
材料二从美国一方写特朗普政府正在或即将做出的一些决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参考以下内容确定答案:“美国白宫17日宣布推迟6个月就是否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作出决定,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与主要汽车贸易伙伴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材料三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中美贸易持续,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便应当对危机。依据为:“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中方有相应的工作预案”“尽管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中美双方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答案:
(1)C
(2)C
(3)材料一:“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可见中美贸易战对全球贸易以及各国经济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材料二通过写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启动“232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措施及其争议、问题。材料三:美国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国经济的态势及应对措施和对前景的展望。
故选C。
(2)A.“双方的贸易摩擦对于全球经济贸易的影响近乎于一场金融危机”错误。“考虑到中国贡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的任何扰乱都会上升为一场全球性事件”“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实际上,在最新一轮贸易摩擦升级之前,全球贸易就已跌至金融危机大衰退时期的水平”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夸大其词。
B.“特朗普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威胁’为由,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错误。原文表述是“美国总统特朗普17日签署公告,指示美国贸易代表与相关经济体谈判达成协议解决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声明称,相关谈判由莱特希泽领衔,如果不能在180天内达成协议,特朗普将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可见选项杂糅信息,强加逻辑关系。
D.“只要我们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错误。原文表述是“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办好自己的事,使市场更加理性、企业信心更加稳定是打赢战争的必备条件和因素,但不是做好了这些就能打赢。
故选C。
(3)材料一表达的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弊端,即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可结合以下信息判断:“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世贸组织表示,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
材料二从美国一方写特朗普政府正在或即将做出的一些决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参考以下内容确定答案:“美国白宫17日宣布推迟6个月就是否对进口汽车及零配件加征关税作出决定,并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与有关经济体就汽车贸易进行谈判”“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与主要汽车贸易伙伴达成自愿出口限制协议,但这样的协议并不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材料三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中美贸易持续,中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便应当对危机。依据为:“中国经济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活力。对于此轮美国加征关税,中方有相应的工作预案”“尽管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企业的信心日趋稳定,市场预期逐渐理性,中央部署的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各方面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对中美双方不利,对世界也不利。讲到应对措施,孟玮认为,关键还是要办好自己的事”。
答案:
(1)C
(2)C
(3)材料一:“目前的全球贸易形势,就正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升级中急转直下,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惨状,为增长乏力的全球经济带来更大压力”,可见中美贸易战对全球贸易以及各国经济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材料二通过写美国白宫发表声明、启动“232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说明特朗普政府的决定、措施及其争议、问题。材料三:美国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国经济的态势及应对措施和对前景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