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22U2-26 踝关节稳定性差,易于发生损伤的体位是A、跖屈位B、背屈位C、内翻位D、外翻位E、中立位
2022U2-26 踝关节稳定性差,易于发生损伤的体位是
- A、跖屈位
- B、背屈位
- C、内翻位
- D、外翻位
- E、中立位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步骤 1:理解踝关节的解剖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和距骨组成,其稳定性依赖于周围的韧带。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
步骤 2:分析不同体位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 跖屈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被拉长,而外侧的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内翻损伤。
- 背屈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好,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处于紧张状态,而外侧的韧带则被拉长,不容易发生损伤。
- 内翻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被拉长,而外侧的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内翻损伤。
- 外翻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外侧的韧带被拉长,而内侧的三角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外翻损伤。
- 中立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好,因为内侧和外侧的韧带都处于适中的紧张状态,不容易发生损伤。
步骤 3:确定踝关节稳定性差的体位
根据上述分析,踝关节在跖屈位时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损伤。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和距骨组成,其稳定性依赖于周围的韧带。内侧有三角韧带,外侧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
步骤 2:分析不同体位对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 跖屈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被拉长,而外侧的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内翻损伤。
- 背屈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好,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处于紧张状态,而外侧的韧带则被拉长,不容易发生损伤。
- 内翻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内侧的三角韧带被拉长,而外侧的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内翻损伤。
- 外翻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因为外侧的韧带被拉长,而内侧的三角韧带则处于松弛状态,容易发生外翻损伤。
- 中立位:此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好,因为内侧和外侧的韧带都处于适中的紧张状态,不容易发生损伤。
步骤 3:确定踝关节稳定性差的体位
根据上述分析,踝关节在跖屈位时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