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海拔(米)-|||-灌丛矮林带 1500-|||-棕球 1400-|||-落叶阔叶林带 黄壤 -1200-|||--1000-|||-常绿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贺-|||-黄化红壤 800-|||-M 600-|||-常绿阔叶林带 400-|||-N-|||-200 21. 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 洪积物、冲积物 B. 残积物、坡积物 C. 洪积物、残积物 D. 冲积物、坡积物 22. 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 黑土 B. 红壤 C. 寒漠土 D. 冲积土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A. 洪积物、冲积物 B. 残积物、坡积物
C. 洪积物、残积物 D. 冲积物、坡积物
22. 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A. 黑土 B. 红壤 C. 寒漠土 D. 冲积土
题目解答
答案
21. B 22. B
解析
考查要点:
- 自然带与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带对应特定的土壤类型。
- 成土母质的形成环境:成土母质类型与地形、岩石风化方式密切相关。
解题核心思路:
- 第21题:根据M处的海拔位置(600米)和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结合成土母质的形成环境(残坡积母质常见于山地地区)推断答案。
- 第22题:根据N处的海拔位置(200米)和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联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典型土壤类型(红壤)作答。
第21题
关键点:
- 残积物与坡积物:山地地区岩石风化后,原地堆积形成残积物,经重力作用(如崩塌、滑坡)搬运至坡脚形成坡积物。
- 洪积物与冲积物:常见于河流冲积平原或山前地带,与山地环境关联较小。
分析:
西天目山为丘陵山地,M处(600米)位于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为黄化红壤。黄化红壤发育于残坡积母质,因此成土母质应为残积物和坡积物。
第22题
关键点:
- 红壤: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典型土壤,发育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常绿阔叶林环境。
- 其他选项排除:黑土分布于东北地区,寒漠土为高寒地区特有,冲积土与河流沉积相关。
分析:
N处(200米)为常绿阔叶林带,对应江南丘陵的典型土壤红壤,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