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的学说。是()典籍提出来的。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潮汐周期与月亮盈亏的关系的学说。是()典籍提出来的。
题目解答
答案
论衡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典籍中科学理论的了解,特别是关于潮汐与月相关系的学说出处。解题关键在于明确《论衡》中对潮汐现象的科学解释,需结合东汉王充的科学思想与该书内容。需注意区分其他典籍(如《梦溪笔谈》)的科学论述时间与内容,避免混淆。
典籍背景与核心内容
- 《论衡》的科学性:东汉王充所著《论衡》是一部批判迷信、探讨自然现象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对天文、物理现象的理性解释。
- 潮汐理论的具体论述:书中指出潮汐涨落与月相变化密切相关,尤其强调满月与月牙初生(朏)时潮汐的显著变化,这是中国首次系统提出潮汐与月相的周期性关联。
排除其他典籍
- 《梦溪笔谈》:虽为科学巨著,但成书于宋代,晚于《论衡》。
- 《汉书·五行志》等史书:多记载灾异现象,未系统阐述潮汐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