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微溶于水,相对空气的密度是0.97,不助-|||-燃但有 __ o-|||-4、检定管检测矿井有害气体浓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比色式;另一种叫 __-|||-5、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取决于矿井空气的 __ __ 和 __ 的综合作用;最适宜的井下空-|||-气温度是 __ ℃,一般认为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__ %。-|||-6、对浅井而言,矿井空气温度变化规律是:进风路线有 __ 现象,在整个风-|||-路上,采煤工作面一般是气温最 __ 的区段,回风路线上的空气温度略有 __ 基本上常年-|||-变化 __ o-|||-7、对浅井而言,矿井空气湿度变化规律是:在进风路线上往往出现 __ 的现象,矿井-|||-回风巷和出风井的相对湿度都在 __ 以上。-|||-8、影响矿井空气温度的因素有: __ .、 __ 井下生成热及吸热、空气-|||-压缩与膨胀及通风强度等因素。-|||-9、已知某矿井下A处的空气温度为20 ℃,则查表可得该处的饱和水蒸气量为 g/m^3; 另-|||-一处B的空气温度为25℃,则查表可得该处的饱和水蒸气量为 __ /(m)^3

题目解答
答案
1.矿井气候条件的好坏取决于矿井空气的湿度,温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最适宜的井下温度为1520摄氏度一般认为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60% 2.《规程》第107条规定对井巷中风流的最低,最高允许风速作了具体规定,其中:1)主要进,回风巷,最高为8m/s 2).运输机巷,采区进,回风巷,最低为0.25m/s,最高6m/s 3).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最低为0.25m/s,最高4m/s 4)掘进中的岩巷,最低0.15m/s,最高4m/s 5)其他通风人行巷道,最低0.15m/s 3.标准大气状态是指大气压力等于1.01*105 pa,空气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0%的状态。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矿井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检定管检测方式、空气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法规条款及饱和水蒸气量的计算。
解题核心思路:
- 矿井气候条件需综合考虑湿度、温度、风速;
- 检定管检测方式需区分比色式与比长式;
- 温度与湿度变化规律需结合浅井通风特点分析;
- 法规条款需准确记忆《规程》第107条的风速规定;
- 饱和水蒸气量需通过查表结合温度确定。
破题关键点:熟记矿井通风基本参数标准、法规条文具体内容,理解矿井环境物理变化规律。
第3题
关键知识点:矿井气候条件由湿度、温度、风速共同决定。根据人体舒适度研究,最适宜井下温度为15~20℃,相对湿度50%~60%。
第4题
关键知识点:检定管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的两种方式为比色式(通过颜色变化对比)和比长式(通过反应柱长度判断浓度)。
第5题
关键知识点:矿井气候条件由湿度、温度、风速综合作用决定。根据《规程》规定,最适宜温度15~20℃,相对湿度50%~60%。
第6题
关键知识点:浅井通风中,进风路线出现降温现象,采煤工作面气温最高,回风路线温度略升,全年温度变化较小。
第7题
关键知识点:浅井进风路线湿度逐渐增大,回风巷和出风井湿度达90%以上。
第8题
关键知识点:矿井空气温度受地热、井外气温、井下热源、通风强度等因素影响。
第9题
关键知识点:饱和水蒸气量与温度相关,需查表得出:
- 20℃时约为14.3g/m³
- 25℃时约为22.1g/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