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空气温度名词解释题: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逆温层: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单项选择题:气温系指距地面( )高度处测得的空气温度。A. 1米 B. 1.5米 C. 2米 D. 2.5米 E. F. 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 )。 G. 北半球陆地上 南半球陆地上 北半球海洋上 南半球海洋上 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陆上多云的地区 海上多云的地区 陆上少云的地区 海上少云的地区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 论 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气象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空气温度
名词解释题:
辐射逆温:晴朗小风的夜间,地面因强烈有效辐射而很快冷却,从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逆温。
逆温: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层:发生逆温现象的气层,称为逆温层。
单项选择题:
气温系指距地面( )高度处测得的空气温度。
A. 1米B. 1.5米
C. 2米
D. 2.5米
E.
F. 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份,则该地位于( )。
G. 北半球陆地上
南半球陆地上
北半球海洋上
南半球海洋上
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陆上多云的地区
海上多云的地区
陆上少云的地区
海上少云的地区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 论
名词解释题:
1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气象学
2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题目解答
答案
A 、 1 米 B 、 1.5 米 C 、 2 米 D 、 2.5 米 B 某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1 月份,则该地位于( )。 A 、北半球陆地上 B 、南半球陆地上 C 、北半球海洋上 D 、南半球海洋上 B 下列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 、陆上多云的地区 B 、海上多云的地区 C 、陆上少云的地区 D 、海上少云的地区 农业气象学习题 绪 论 1 农业气象学 农业气象学: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气象学 2 气象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现象成因和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
解析
- 气温测量高度:考查气象观测中气温的标准测量高度,需明确气象站观测规范。
- 最高气温出现月份与位置关系:需结合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及陆地、海洋的温度变化特点。
- 昼夜温差影响因素:需理解云量、下垫面对温度变化的调节作用,掌握比热容差异的影响。
第一题:气温测量高度
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学规定,气温测量需在距地面1.5米高度处进行,避免地面辐射和对流直接影响温度传感器。
第二题:最高气温出现月份与位置
季节与半球关系
-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南半球陆地则在1月。
- 陆地温度变化快于海洋,因此陆地最高气温月份更显著。
第三题:昼夜温差比较
云量与下垫面作用
- 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白天升温幅度;夜晚云层保温,抑制散热。
- 陆地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快;海洋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平缓。
- 陆上少云地区: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