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试题]初产妇,26岁。宫口开全1小时40分,先露+1,枕右后位,宫缩由强转弱50分钟,宫缩间隔由2分钟延长为6~8分钟。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A. 胎心监测(OCT)B. 吸氧C. 静滴催产素D. 重新估计胎儿体重。E. ,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压痛
[试题]初产妇,26岁。宫口开全1小时40分,先露+1,枕右后位,宫缩由强转弱50分钟,宫缩间隔由2分钟延长为6~8分钟。下列哪项处理不恰当
- A. 胎心监测(OCT)
- B. 吸氧
- C. 静滴催产素
- D. 重新估计胎儿体重。
- E. ,检查耻骨联合上方是否有压痛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第二产程延长的处理原则,重点在于识别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停滞时的合理干预措施,以及排除不恰当的处理方法。
解题核心思路:
- 判断产程状态:宫口开全1小时40分钟,胎头未娩出,结合宫缩减弱(间隔延长),提示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
- 分析宫缩乏力原因:需排除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导致宫缩无效的因素。
- 评估胎儿状况:通过胎心监测(OCT)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窘迫。
- 选择处理措施:静滴催产素需谨慎,若存在头盆不称或胎儿窘迫,使用可能无效或增加风险。
破题关键点:
- 宫缩乏力的处理:催产素适用于无头盆不称且宫缩乏力明确的情况,但需排除胎儿窘迫。
- 胎位与头盆关系:枕右后位可能增加胎头下降困难,需结合胎儿体重和骨盆情况综合判断。
选项分析
A. 胎心监测(OCT)
必要性:宫缩减弱时,胎儿缺氧风险增加,需通过胎心监测评估胎儿状况。
结论:合理。
B. 吸氧
作用:提高胎儿血氧浓度,缓解潜在缺氧。
结论:合理。
C. 静滴催产素
争议点:
- 宫缩乏力类型:若为继发性宫缩乏力且存在头盆不称,催产素可能无效。
- 胎儿风险:胎头嵌顿时,强效宫缩可能加重胎儿窘迫。
- 胎位异常:枕右后位可能因胎头旋转困难,单纯加强宫缩无法解决问题。
结论:不恰当,优先需排除头盆不称或改产道处理。
D. 重新估计胎儿体重
目的:判断是否存在头盆不称,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结论:合理。
E. 检查耻骨联合上方压痛
意义:排查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结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