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砌块表面看来浇水不少,但实则吸水不多,请分析原因。-|||-用时间胃用死用工具葫假尾水量,但加气混凝土-|||-[分析]加气混凝土砌块虽多孔,但其气孔大多数为"墨水瓶"结构,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差,只有少数孔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故吸水及导湿均缓慢。材料的吸水性不-|||-仅要看孔数量多少,还需参考孔的结构。-|||-习 题-|||-1-1)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有何区别?如何测定?-|||-1.2 材料的孔隙率和空隙率有何区别?如何计算?-|||-1-3 什么是耐水材料?如何表示?-|||-1-4 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材料含水对哪些性质有影响?影响如何?-|||-1-5 简述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抗冻性、导热性的含义及表示方法。-|||-1-6 普通砖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干燥状态时的破坏荷载为207kN,吸水饱和时的破坏-|||-简载为172.5kN。若试验时砖的受压面积均为 =11.5cmtimes 12cm, 问此砖用在建(构)筑物-|||-中常与水接触的部位是否可行?-|||-1-7 一块标准尺寸为 times 115mmtimes 53mm 的普通黏土砖,吸水饱和后质量为2900g,-|||-干全恒重后质量为2500g,将该砖磨细过筛再烘干后取50g,用李氏瓶测得其体及为-|||-.5cm^3。试计算砖的吸水率、密度、表观露度及孔隙率。-|||-1-8 混凝土用石子的表观密度为 .6g(cm)^3, 堆积密度为 /(m)^3, 砂子的表观密度-|||-.65g/(cm)^3, 堆积密度为 /(m)^3 若在确定用砂量时,以砂的体积刚填满石子空隙体-|||-为原则,用容积为10L、质量为6.20kg的标准容器,用规定的方法装入干燥砾石并刮平

题目解答
答案
1.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的墙在抹砂浆层时,采用与砌筑烧结普通砖的办法往墙上浇水后即抹,一般情况下,砂浆往往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干裂或空鼓,请分析原因。
答: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大部分是墨水瓶结构,只有小部分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较差,故吸水导热缓慢。
烧结普通砖淋水后易吸足水,而加气混凝土表面浇水不少,实则吸水不多。
用一般的砂浆抹灰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易产生干裂或空鼓。
故可分多次浇水,且采用保水性好、粘结强度高的砂浆。
答: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大部分是墨水瓶结构,只有小部分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肚大口小,毛细管作用较差,故吸水导热缓慢。
烧结普通砖淋水后易吸足水,而加气混凝土表面浇水不少,实则吸水不多。
用一般的砂浆抹灰易被加气混凝土吸去水分,而易产生干裂或空鼓。
故可分多次浇水,且采用保水性好、粘结强度高的砂浆。
解析
步骤 1:分析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结构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结构主要为“墨水瓶”结构,即孔洞的开口较小,而内部空间较大。这种结构导致毛细管作用较差,水分难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内部孔隙。
步骤 2:分析吸水及导湿特性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结构特点,其吸水及导湿均较为缓慢。只有少数孔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这些孔隙能够吸收水分,但总体吸水能力有限。
步骤 3:总结原因
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浇水不少,但实际吸水不多的原因在于其孔隙结构特点,导致毛细管作用差,吸水及导湿缓慢。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结构主要为“墨水瓶”结构,即孔洞的开口较小,而内部空间较大。这种结构导致毛细管作用较差,水分难以通过毛细作用进入内部孔隙。
步骤 2:分析吸水及导湿特性
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结构特点,其吸水及导湿均较为缓慢。只有少数孔是水分蒸发形成的毛细孔,这些孔隙能够吸收水分,但总体吸水能力有限。
步骤 3:总结原因
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浇水不少,但实际吸水不多的原因在于其孔隙结构特点,导致毛细管作用差,吸水及导湿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