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嫦娥五号”的主题阅读(新闻回望) 嫦娥五号顺利落地:月球“土特产”到家 经过23天的勘探,嫦娥五号在今日凌晨1时59分于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此次带回了月球表面样本,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规避机动。 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 恭喜嫦娥五号,期待样本开仓后的样子。 (2020年12月17日 搜狐新闻)(探月图解) A 月球-|||-⑥月面工作-|||-⑤动力下降兼 ⑦上升器月面上升-|||-④着陆器携-|||-200km 上升器分离 l ⑨上升器与轨道器分离-|||-轨道 轨道器携 ⑧环月轨道对接-|||-③近月制动 i 返回器留轨 样品转移 i-|||-⑩轨道器携返回器-|||-一 月地转移-|||-②地月转移-|||-轨道器释放-|||-返回器-|||-CZ-5 地月转移轨道 ⑪返回器-|||-①运载火箭发射至-|||-再入回收-|||-地球(精彩社评) 嫦娥五号有多厉害?俄专家先发话:从来有人像中国这样做过 中国在各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在军事力量上的突破,在科技上中国也在赶超发达国家,嫦娥五号的发射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不仅是中国,就连俄罗斯也是对嫦娥五号的技术赞不绝口。 嫦娥五号是中国的实验项目之一、不仅仅是中国在关注嫦娥五号,其他国家也在紧盯着中国的嫦娥五号。12月2日的时候,嫦娥五号带回了重达2000g的月球土壤,并且完成了采样和封存的任务,这一举动给俄罗斯带来极大的震撼。 饿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遗产,在科技上俄罗斯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苏联44年前的科学成果依旧被俄罗斯封锁在保险柜里,所以说俄罗斯的赞叹不仅仅是面子工程而已。 俄罗斯的专家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他仔细研究过中国嫦娥五号的相关资料,发现中国探测器所完成的任务是具有独特性的,它并没有重复之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务,截止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这么做过的。 俄罗斯在当年登月也仅仅是带回了200g的月球土壤,而中国竟然带回十倍之多,要知道这对太空探测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真空环境下,多带一克都要对探测器进行严格的核算。 不仅仅是在探测上的突破,在返回地球的方式上,嫦娥五号也有自己的方式,它是从月球进行发射的,这种技术的难度甚至高于美俄。 中国的突破不仅仅是在嫦娥五号上,而且中国已经实现了“月宫一号”,完成了生存系统的循环建立。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里程碑,所选取的着陆点跟美苏一点都不同,嫦娥五号选取的着陆点在鲁姆克山北边的“风暴洋”。 但是好处就是由于这周围的火山口比较多,周围的熔岩年纪都在12-15亿年左右,是非常年轻的,比起美苏带回来的月壤要年轻得多。所以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如今美国已经开始准备2024年重返月球了,但是这一计划的主导者是特朗普,至于拜登是否会延续他的计划,那就不得而知了。 (2020年12月22日 新浪网)(人物专访) 嫦娥五号发射后,记者独家专访了探月工程规划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栾恩杰院士。 记者:嫦娥五号被称为是中国航天史上最难的一项工程,您觉得难在哪里? 栾恩杰:我们的探测器首先一定要能被月球捕获到。怎么在月球的引力场把它收拢下去?一定要做刹车的减速工作,这个工作不是我们过去发射嫦娥三号使用的火箭可以完成的。 到达月球轨道之后,嫦娥五号在月球降落的位置是全新的尝试。 我们有些机制装置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被想不到的东西卡住。对于月面的状况,我担心我们并不很清晰,落月时的地面状况怎样?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很平坦?是不是没有其他的障碍? 着陆器降落后,开始样品采集,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着陆以后就开始取样了,嫦娥五号有个“手”(钻取机构)去铲,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样设计,在钻的时候,要把钻取的土壤等装到一个包裹里,这个包裹是长形的,像个香肠。 这些土壤不能在被转移到地球的时候被地球污染了,因为地球环境和月球环境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一定要处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下。 完成采样之后,嫦娥五号上升器要在月球进行起飞发射,在月球轨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进行交会对接、将月球样本转移至返回器里,然后返回地球。 能去月球的国家不少,包括日本、印度都去过,但是从月亮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我们国家就成为可以从月球取样并返回的第三个国家。 (2020年12月1日 央视新闻人物专访节选)【小题1】下面说法中不符合上述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本次采集到的200月壤要经过月面采样封存和环月轨道对接样品转移才能安全洁净地返回地球。 B.栾恩杰院士提到嫦娥五号工程第一个难点是探月图解中第⑤个步骤“动力下降”。 C.从图解来看,本次工程包括两次发射—地面发射与月面发射,两次着陆一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两次封装——月面封装与月轨封装,一次交会对接月轨对接。 D.中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取样并返回的国家。 【小题2】根据(精彩社评),列出俄罗斯对嫦娥五号的技术赞不绝口的原因。 【小题3】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俄罗斯的专家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他仔细研究过中国嫦娥五号的相关资料,发现中国探测器所完成的任务是具有独特性的,它并没有重复之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务, 截止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这么做过的。
关于“嫦娥五号”的主题阅读
(新闻回望)嫦娥五号顺利落地:月球“土特产”到家
经过23天的勘探,嫦娥五号在今日凌晨1时59分于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着陆。此次带回了月球表面样本,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凌晨1时许,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注入高精度导航参数。轨道器与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约5000公里处正常解锁分离,轨道器按计划完成规避机动。
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按计划,回收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处理工作后,将空运至北京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
恭喜嫦娥五号,期待样本开仓后的样子。
(2020年12月17日 搜狐新闻)
(探月图解)
嫦娥五号有多厉害?俄专家先发话:从来有人像中国这样做过
中国在各方面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在军事力量上的突破,在科技上中国也在赶超发达国家,嫦娥五号的发射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不仅是中国,就连俄罗斯也是对嫦娥五号的技术赞不绝口。
嫦娥五号是中国的实验项目之一、不仅仅是中国在关注嫦娥五号,其他国家也在紧盯着中国的嫦娥五号。12月2日的时候,嫦娥五号带回了重达2000g的月球土壤,并且完成了采样和封存的任务,这一举动给俄罗斯带来极大的震撼。
饿罗斯继承了大部分苏联的遗产,在科技上俄罗斯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苏联44年前的科学成果依旧被俄罗斯封锁在保险柜里,所以说俄罗斯的赞叹不仅仅是面子工程而已。
俄罗斯的专家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他仔细研究过中国嫦娥五号的相关资料,发现中国探测器所完成的任务是具有独特性的,它并没有重复之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务,截止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这么做过的。
俄罗斯在当年登月也仅仅是带回了200g的月球土壤,而中国竟然带回十倍之多,要知道这对太空探测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真空环境下,多带一克都要对探测器进行严格的核算。
不仅仅是在探测上的突破,在返回地球的方式上,嫦娥五号也有自己的方式,它是从月球进行发射的,这种技术的难度甚至高于美俄。
中国的突破不仅仅是在嫦娥五号上,而且中国已经实现了“月宫一号”,完成了生存系统的循环建立。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里程碑,所选取的着陆点跟美苏一点都不同,嫦娥五号选取的着陆点在鲁姆克山北边的“风暴洋”。
但是好处就是由于这周围的火山口比较多,周围的熔岩年纪都在12-15亿年左右,是非常年轻的,比起美苏带回来的月壤要年轻得多。所以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如今美国已经开始准备2024年重返月球了,但是这一计划的主导者是特朗普,至于拜登是否会延续他的计划,那就不得而知了。
(2020年12月22日 新浪网)
(人物专访)嫦娥五号发射后,记者独家专访了探月工程规划制定者之一、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栾恩杰院士。
记者:嫦娥五号被称为是中国航天史上最难的一项工程,您觉得难在哪里?
栾恩杰:我们的探测器首先一定要能被月球捕获到。怎么在月球的引力场把它收拢下去?一定要做刹车的减速工作,这个工作不是我们过去发射嫦娥三号使用的火箭可以完成的。
到达月球轨道之后,嫦娥五号在月球降落的位置是全新的尝试。
我们有些机制装置在运行的时候,有可能被想不到的东西卡住。对于月面的状况,我担心我们并不很清晰,落月时的地面状况怎样?周围的环境是不是很平坦?是不是没有其他的障碍?
着陆器降落后,开始样品采集,这又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着陆以后就开始取样了,嫦娥五号有个“手”(钻取机构)去铲,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这样设计,在钻的时候,要把钻取的土壤等装到一个包裹里,这个包裹是长形的,像个香肠。
这些土壤不能在被转移到地球的时候被地球污染了,因为地球环境和月球环境是不一样的,有些物质一定要处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下。
完成采样之后,嫦娥五号上升器要在月球进行起飞发射,在月球轨道与轨道器和返回器进行交会对接、将月球样本转移至返回器里,然后返回地球。
能去月球的国家不少,包括日本、印度都去过,但是从月亮回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我们国家就成为可以从月球取样并返回的第三个国家。
(2020年12月1日 央视新闻人物专访节选)
【小题1】下面说法中不符合上述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 A.本次采集到的200月壤要经过月面采样封存和环月轨道对接样品转移才能安全洁净地返回地球。 |
| B.栾恩杰院士提到嫦娥五号工程第一个难点是探月图解中第⑤个步骤“动力下降”。 |
| C.从图解来看,本次工程包括两次发射—地面发射与月面发射,两次着陆一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两次封装——月面封装与月轨封装,一次交会对接月轨对接。 |
| D.中国是继美国和前苏联后,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取样并返回的国家。 |
【小题3】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俄罗斯的专家米特罗法诺夫表示他仔细研究过中国嫦娥五号的相关资料,发现中国探测器所完成的任务是具有独特性的,它并没有重复之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务, 截止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这么做过的。
题目解答
答案
【小题1】A
【小题2】带回了2000g的月球土壤,并完成了采样和封存;探测器所完成的任务是具有独特性的;从月球进行发射;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非常年轻,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小题3】表限制,说明到现在为止只有中国探测器完成了这些任务,不排除以后别的国家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