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假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的起征点为10000元,税率为10%;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的免征额为10000元,税率为10%,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要求:(1)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2)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3)计算设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4)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假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的起征点为10000元,税率为10%;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的免征额为10000元,税率为10%,不考虑其他扣除项目.要求:
(1)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2)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3)计算设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4)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1)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2)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3)计算设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4)计算设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由于收入没有达到应税额的起征点,故应纳税金额为0元;
(2)收入超出起征点2000元,故应纳税额为:12000×10%=1200(元);
(3)由于免征税额为10000,收入只有8000元,故应纳税额为0元;
(4)由于免征税额为10000,收入为12000,故应纳税额为(12000-10000)×10%=200(元).
(2)收入超出起征点2000元,故应纳税额为:12000×10%=1200(元);
(3)由于免征税额为10000,收入只有8000元,故应纳税额为0元;
(4)由于免征税额为10000,收入为12000,故应纳税额为(12000-10000)×10%=200(元).
解析
步骤 1:理解应税项目A的起征点和税率
应税项目A的起征点为10000元,意味着只有当收入超过10000元时,才需要纳税。税率为10%,即超过起征点的收入部分按10%的税率征税。
步骤 2:计算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由于8000元低于起征点10000元,所以不需要纳税,应纳税额为0元。
步骤 3:计算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收入12000元超过起征点2000元,应纳税额为2000元的10%,即12000×10%=1200元。
步骤 4:理解应税项目B的免征额和税率
应税项目B的免征额为10000元,意味着收入中前10000元是免税的。税率为10%,即超过免征额的收入部分按10%的税率征税。
步骤 5:计算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由于8000元低于免征额10000元,所以不需要纳税,应纳税额为0元。
步骤 6:计算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收入12000元超过免征额2000元,应纳税额为2000元的10%,即(12000-10000)×10%=200元。
应税项目A的起征点为10000元,意味着只有当收入超过10000元时,才需要纳税。税率为10%,即超过起征点的收入部分按10%的税率征税。
步骤 2:计算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由于8000元低于起征点10000元,所以不需要纳税,应纳税额为0元。
步骤 3:计算应税项目A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收入12000元超过起征点2000元,应纳税额为2000元的10%,即12000×10%=1200元。
步骤 4:理解应税项目B的免征额和税率
应税项目B的免征额为10000元,意味着收入中前10000元是免税的。税率为10%,即超过免征额的收入部分按10%的税率征税。
步骤 5:计算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8000元的应纳税额
由于8000元低于免征额10000元,所以不需要纳税,应纳税额为0元。
步骤 6:计算应税项目B每次收入为12000元的应纳税额
收入12000元超过免征额2000元,应纳税额为2000元的10%,即(12000-10000)×10%=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