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患者需隔离至少A. 3天B. 5天C. 7天D. 14天
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患者需隔离至少 A. 3天 B. 5天 C. 7天 D. 14天
题目解答
答案
病毒血症期(起病7天内)患者需隔离至少 **C. 7天 **。
### 解析:
1. **病毒血症期的传染性特点**
病毒血症期指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并可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的阶段。此期间患者传染性较强,需严格隔离以阻断传播链。例如,寨卡病毒患者在发病前2-3天至发病后3-5天可出现病毒血症,部分病例甚至持续至发病后11天。登革热的病毒血症期通常为发病后1-7天,此时患者血液中病毒载量较高,需隔离至血症期结束。
2. **隔离期的设定依据**
隔离期需覆盖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及潜在传播风险。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多篇文献,隔离期限通常基于病原体排出时间、潜伏期及传染期综合确定。例如:
- 新冠肺炎患者在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但密切接触者需隔离14天以覆盖最长潜伏期。
- 登革热患者需隔离至病毒血症期结束(通常发病后7天),并结合疫点处理要求。
3. **选项分析**
- **A. 3天**:时间过短,无法覆盖多数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等)。
- **B. 5天**:部分病毒(如新冠肺炎)在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但需结合具体病原体调整。
- **C. 7天**:符合多数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如登革热、寨卡病毒),且能有效阻断传播。
- **D. 14天**:适用于潜伏期较长或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新冠肺炎),但非病毒血症期的通用标准。
综上,病毒血症期患者隔离至少需 **7天**,以确保病毒血症期结束并降低传播风险。
解析
病毒血症期是患者体内病毒载量较高、传染性较强的阶段。本题考查对不同传染病隔离期限的掌握,需结合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和传播风险进行判断。关键点在于理解不同疾病(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等)的病毒血症期特点,以及隔离期限的制定依据。
选项分析
A. 3天
时间过短,无法覆盖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如登革热病毒血症期为发病后1-7天)。
B. 5天
部分疾病(如新冠肺炎)在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但并非病毒血症期的通用标准。
C. 7天
符合多数病毒血症期的持续时间(如登革热、寨卡病毒),能有效阻断传播链。
D. 14天
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的疾病(如新冠肺炎),但与病毒血症期的隔离要求无关。
结论:病毒血症期隔离需覆盖整个病毒血症期,因此至少隔离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