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肝硬化病人,呕血量约500毫升,继而出现嗜睡及扑翼样震颤。为清除肠内积血,给予灌肠,禁用下列哪种液体A. 清水B. 生理盐水C. 肥皂水D. 食醋+生理盐水E. 1%新霉素溶液
某肝硬化病人,呕血量约500毫升,继而出现嗜睡及扑翼样震颤。为清除肠内积血,给予灌肠,禁用下列哪种液体
A. 清水
B. 生理盐水
C. 肥皂水
D. 食醋+生理盐水
E. 1%新霉素溶液
题目解答
答案
C. 肥皂水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护理措施,重点在于理解不同灌肠液的作用原理及其对氨代谢的影响。
解题核心:
肝硬化患者呕血后易诱发肝性脑病,其核心机制是肠道积血分解产生氨,导致血氨升高。碱性环境(如肥皂水)会促进氨的吸收,而酸性环境可减少氨吸收。因此,禁用碱性灌肠液。
关键点:
- 肝性脑病的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感染等。
- 氨的吸收与肠道pH的关系:碱性(pH高)→氨(NH₃)易吸收;酸性(pH低)→氨转化为铵盐(NH₄⁺)不易吸收。
- 灌肠液的选择原则:避免碱性溶液,优先选择酸性或中性溶液。
病情分析
患者呕血500ml后出现嗜睡、扑翼样震颤,提示已发生肝性脑病。此时需清除肠内积血,减少氨的生成与吸收。
灌肠液的作用机制
- 肥皂水为碱性溶液,会升高肠道pH,使氨(NH₃)比例增加,促进氨吸收,加重病情。
- 食醋+生理盐水为酸性溶液,可降低肠道pH,使氨转化为NH₄⁺,减少氨吸收。
- 生理盐水、清水为中性,无明显促进或抑制作用。
- 1%新霉素溶液可抑制肠道细菌,减少氨生成。
选项排除
- C. 肥皂水因碱性特性直接导致氨吸收增加,必须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