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7、患者男性,40 岁,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尿少。既往有高血压史,平时血压没有控制,查体:血压185/115mmHg。考虑患者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发生在高血压疾病的时段是A. 早期发生B. 晚期发生C. 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D. 无靶器官损害期E. 靶器官损害期
17、患者男性,40 岁,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伴有尿少。既往有高血压史,平时血压没有控制,查体:血压185/115mmHg。考虑患者有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发生在高血压疾病的时段是
A. 早期发生
B. 晚期发生
C. 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
D. 无靶器官损害期
E. 靶器官损害期
题目解答
答案
C. 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高血压危象发生阶段的理解,需明确高血压危象与疾病进展阶段的关系。
解题核心思路:
- 高血压危象是血压急剧升高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与血压水平和病情控制情况直接相关。
- 高血压疾病通常分为无靶器官损害期(早期)和靶器官损害期(晚期),但危象的发生不依赖于特定阶段,关键在于血压是否急剧升高。
- 关键结论:无论早期或晚期,若血压控制不佳,均可因突发诱因(如情绪激动、停药等)引发危象。
高血压危象的定义与特点:
- 高血压危象指血压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如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20 mmHg),伴随靶器官损害或急性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心悸等)。
- 其发生与血压水平和病情控制状态相关,而非单纯疾病阶段。
疾病阶段分析:
- 早期(无靶器官损害期):若血压长期未控制,即使未出现靶器官明显损害,也可能因突发诱因导致危象。
- 晚期(靶器官损害期):靶器官已受损的患者,血压进一步升高更易诱发危象。
选项辨析:
- A、B选项(仅早期或晚期)错误,因危象可发生在任何阶段。
- C选项正确,强调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
- D、E选项错误,因危象与靶器官损害状态无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