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节选)一国庆70周年阅兵纪实黄明 梅世雄 10月1日上午,喜悦的豪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倾情绽放,新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庆祝70岁生日。 此刻,宽阔的长安街上,大军列阵,铁甲生辉!巍峨的天安门前,旌旗飘扬,举世瞩目! 激昂的旋律中,步履铿锵,雄姿英发—— 15个徒步方队,受阅时长约13分钟。东西华表间短短的96米,受阅官兵要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75厘米的步幅、1.2米的间距,正步行进128步。 为了这96米,每一名受阅官兵在训练场上都走过了数千公里,汗水浸透了衣背,脚掌磨出了老茧。 迈着铿锵的正步,首次亮相的领导指挥方队阔步走来。这是一个改革强军、联合作战指挥印记最鲜明的方队一队员从军委机关15个部门和各战区、军兵种机关、武警部队抽组而成,包括27名将军,平均年龄38岁,年龄最大的59岁。 领导指挥方队创造了两个第一:人民军队阅兵史上第一个从领导指挥机构抽组的方队,第一个由将军组成第一排面的方队。 为了这一神圣时刻,将军们与年轻队员一起苦练,展现了人民军队领导干部的时代风采。 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战略支援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和武警部队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走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以“铁脚板”著称的步兵,曾是人民军队的主体。与共和国共奋进,人民军队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由过去“小米加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发展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 方阵如山,气贯长虹。女兵方队、院校科研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文职人员方队阔步前行,展现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清新的色彩丛中,突然加入一抹斑斓的迷彩——徒步方队中唯一迷彩着装的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作为徒步方队最后出场的方队,维和部队方队是人民军队阅兵史上首次以海外维和力量为主组建的方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阅兵首次设置了联勤保障部队、院校科研、文职人员等方队,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成果。 激昂的旋律中,铁流滚滚,气势如虹—— 32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接受检阅。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枚枚导弹昂首向天,展示着这个由580台(套)地面装备组成的钢铁巨阵所向披靡的气概。 军乐声声,战旗猎猎。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猛士敞篷车栽着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100面荣誉战旗徐徐驶来——战旗是荣誉的象征,是胜利的标志。 车轮滚滚,大地震撼。紧随其后的99A式坦克方队呈箭形布阵,象征着“陆战之王”勇往直前。 44岁的坦克方队头车驾驶员、一级军士长丁辉,已是第5次参加阅兵。他说:“这些装备中,不少是第一次公开亮相。” 70年前的开国大典阅兵,受阅装备95%是从战场上缴获的;而此刻,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人民军队主战装备脱胎换骨式的发展,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太壮观了,太震描了!”注视一条务滚滚向前的钢铁巨龙,凝望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壮阔画卷,观礼台上的“最美奋斗者”、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百感交集,“弹指一挥70年,人民军队旧貌换新颜。”(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有删改)1.文中“激昂的旋律中,步履铿锵,雄姿英发”“激昂的旋律中,铁流滚滚,气势如虹”两句话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2.“为了这96米,每一名受阅官兵在训练场上都走过了数千公里,汗水浸透了衣背,脚掌磨出了老茧。”这句话中的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新闻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请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一种背景材料类型,分析其作用。 4.文章最后引用观礼台上的“最美奋斗者”余留芬的话有什么作用?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节选)
一国庆70周年阅兵纪实
黄明 梅世雄
10月1日上午,喜悦的豪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倾情绽放,新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庆祝70岁生日。
此刻,宽阔的长安街上,大军列阵,铁甲生辉!巍峨的天安门前,旌旗飘扬,举世瞩目!
激昂的旋律中,步履铿锵,雄姿英发——
15个徒步方队,受阅时长约13分钟。东西华表间短短的96米,受阅官兵要以每分钟116步的速度、75厘米的步幅、1.2米的间距,正步行进128步。
为了这96米,每一名受阅官兵在训练场上都走过了数千公里,汗水浸透了衣背,脚掌磨出了老茧。
迈着铿锵的正步,首次亮相的领导指挥方队阔步走来。这是一个改革强军、联合作战指挥印记最鲜明的方队一队员从军委机关15个部门和各战区、军兵种机关、武警部队抽组而成,包括27名将军,平均年龄38岁,年龄最大的59岁。
领导指挥方队创造了两个第一:人民军队阅兵史上第一个从领导指挥机构抽组的方队,第一个由将军组成第一排面的方队。
为了这一神圣时刻,将军们与年轻队员一起苦练,展现了人民军队领导干部的时代风采。
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火箭军方队、战略支援部队方队、联勤保障部队方队和武警部队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走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以“铁脚板”著称的步兵,曾是人民军队的主体。与共和国共奋进,人民军队已经由过去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联合的强大军队,由过去“小米加步枪”武装起来的军队发展成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加快迈向信息化的强大军队。
方阵如山,气贯长虹。女兵方队、院校科研方队、预备役部队方队、民兵方队、文职人员方队阔步前行,展现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形象。
清新的色彩丛中,突然加入一抹斑斓的迷彩——徒步方队中唯一迷彩着装的维和部队方队接受检阅。作为徒步方队最后出场的方队,维和部队方队是人民军队阅兵史上首次以海外维和力量为主组建的方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军队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阅兵首次设置了联勤保障部队、院校科研、文职人员等方队,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成果。
激昂的旋律中,铁流滚滚,气势如虹——
32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接受检阅。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枚枚导弹昂首向天,展示着这个由580台(套)地面装备组成的钢铁巨阵所向披靡的气概。
军乐声声,战旗猎猎。行驶在装备方队最前面的是战旗方队。在五大战区指挥员引领下,猛士敞篷车栽着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100面荣誉战旗徐徐驶来——战旗是荣誉的象征,是胜利的标志。
车轮滚滚,大地震撼。紧随其后的99A式坦克方队呈箭形布阵,象征着“陆战之王”勇往直前。
44岁的坦克方队头车驾驶员、一级军士长丁辉,已是第5次参加阅兵。他说:“这些装备中,不少是第一次公开亮相。”
70年前的开国大典阅兵,受阅装备95%是从战场上缴获的;而此刻,受阅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人民军队主战装备脱胎换骨式的发展,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太壮观了,太震描了!”注视一条务滚滚向前的钢铁巨龙,凝望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壮阔画卷,观礼台上的“最美奋斗者”、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百感交集,“弹指一挥70年,人民军队旧貌换新颜。”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日,有删改)
1.文中“激昂的旋律中,步履铿锵,雄姿英发”“激昂的旋律中,铁流滚滚,气势如虹”两句话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
2.“为了这96米,每一名受阅官兵在训练场上都走过了数千公里,汗水浸透了衣背,脚掌磨出了老茧。”这句话中的加点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新闻背景材料一般分为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请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一种背景材料类型,分析其作用。
4.文章最后引用观礼台上的“最美奋斗者”余留芬的话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答
答案
1.不能。 因为“步履铿锵,雄姿英发”描写的是徒步方队;“铁流滚滚,气势如虹”描写的是装备方队。如果调换,就与描写的内容不符。
2.“96米”与“数千公里”形成对照,凸显受阅官兵这铿锵的正步是刻苦训练取得的结果,告诉我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3.示例:“队员从军委机关15个部门和各战区、军兵种机关、武警部队抽组而成,包括27名将军,平均年龄38岁,年龄最大的59岁。”这是说明性背景材料,说明领导指挥方队构成情况,展现了人民军队领导干部的时代风采。
4.侧面表现建国70周年来,人民军队在主战装备上取得的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