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简述城市住区的分类。
简述城市住区的分类。
题目解答
答案
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划分,城市住区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3个基本层次,具有相应的居住人口规模。
(1)居住区
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居住小区
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居住组团
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住区分类标准的掌握,需明确住区的三个基本层次及其人口规模、设施配套特点。
解题核心:熟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分类标准,重点区分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在人口规模、围合边界、设施完整性上的差异。
关键点:
- 分类依据:规范明确划分三个层次;
- 人口规模:居住区(3万—5万人)、居住小区(1万—1.5万人)、居住组团(1千—3千人);
- 设施配套:层次越高,公共服务设施越完整。
居住区
定义: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特指由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的区域。
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
设施特点:配建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物质与文化生活需求。
居住小区
定义:由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的区域。
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
设施特点:配建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
居住组团
定义:由小区道路分隔的最小居住单元。
人口规模:1000—3000人。
设施特点:配建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基础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