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汉代《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体现了艺术起源的()学说A. 模仿说B. 游戏说C. 表现说D. 巫术说
汉代《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体现了艺术起源的()学说
A. 模仿说
B. 游戏说
C. 表现说
D. 巫术说
题目解答
答案
C. 表现说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艺术起源学说的理解,特别是对《毛诗序》中艺术观的把握。
解题核心:需明确不同艺术起源学说的核心观点,结合题干中“情动于中”“形于言”“咏歌”“手舞足蹈”等关键词,判断其强调情感表达的递进过程。
关键点:表现说强调艺术是情感的表现,通过语言、动作等形式外化内心情感,与题干描述的情感层层递进的表达过程高度契合。
步骤解析:
-
理解题干内容:
题干引用《毛诗序》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足之蹈之”的描述,说明人类因情感驱动,通过语言、嗟叹、咏歌、舞蹈等形式表达情感,且情感表达逐渐增强。 -
分析选项核心:
- 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如亚里士多德)。
- 游戏说:强调艺术是过剩生命力的游戏(如席勒)。
- 表现说:强调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如克罗齐)。
- 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仪式(如弗雷泽)。
-
匹配题干与学说:
题干中“情动于中”是情感的内在驱动,“形于言”“咏歌”“舞蹈”是外在表达形式,且情感表达逐步升级,符合表现说“情感外化”的核心逻辑。其他学说均无法对应题干中“情感主导表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