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A. 17.5%~19.5%B. 21%~23.5%C. 19.5%~21%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
- A. 17.5%~19.5%
- B. 21%~23.5%
- C. 19.5%~21%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有限空间作业中的氧气浓度安全标准。关键在于理解不同氧气浓度对人体的影响及安全作业规范:
- 氧气浓度过低(如低于19.5%)会导致缺氧,引发健康风险;
- 正常空气氧浓度约为21%,作业环境通常要求在此附近;
- 过高浓度(如超过23.5%)可能增加火灾风险,但实际规范中更关注下限控制。
关键知识点
- 安全作业氧浓度范围:根据工业安全标准,工作人员进入容器或槽箱内作业时,氧气浓度需保证在19.5%~21%之间。
- 通风与检测顺序:必须先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再检测气体和氧浓度,确保环境安全后方可进入。
选项分析
- A. 17.5%~19.5%:低于安全下限,可能导致缺氧,排除;
- B. 21%~23.5%:虽然包含正常空气浓度,但上限过高且未覆盖必要下限,不符合规范;
- C. 19.5%~21%:符合安全标准,既保证不低于缺氧阈值,又避免过高浓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