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医“治未病”,始于() A. 《千金方》B. 《本草纲目》C. 《黄帝内经》D. 《医学源流论》E. 《论语》
中医“治未病”,始于()
- A. 《千金方》
- B. 《本草纲目》
- C. 《黄帝内经》
- D. 《医学源流论》
- E. 《论语》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起源,需要明确各医学经典著作的核心内容。关键点在于识别《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中首次系统提出“治未病”的思想,而其他选项著作虽重要,但并非该理论的起源。
选项分析
选项C:《黄帝内经》
- 核心地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 “治未病”出处:书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首次提出“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 理论体系:全书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形成完整的“治未病”理论框架。
其他选项排除
- A.《千金方》:唐代孙思邈的临床实用医书,以药方和治疗为主,未提出理论创新。
- B.《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聚焦药材分类与应用,与“治未病”理论无关。
- D.《医学源流论》:清代医论著作,侧重对经典医书的分析,非原创理论。
- E.《论语》:儒家经典,内容以伦理思想为主,与医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