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7.某工程分为 A、B、C 三个工艺过程,按五个施工段顺序组织施工,各工艺过程在各段持续时间均为 7 天,B、C 工艺之间可搭接 2 天。实际施工中,B 过程在第二段延误 3 天,则实际流水施工工期应为( )。A. 47 天B. 49 天C. 51 天D. 50 天
7.某工程分为 A、B、C 三个工艺过程,按五个施工段顺序组织施工,各工艺过程在各段持续时间均为 7 天,B、C 工艺之间可搭接 2 天。实际施工中,B 过程在第二段延误 3 天,则实际流水施工工期应为( )。
A. 47 天
B. 49 天
C. 51 天
D. 50 天
题目解答
答案
D. 50 天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流水施工中搭接时间和进度延误对总工期的影响,需结合流水节拍、流水步距进行分析。
解题核心思路:
- 确定正常流水施工的总工期,考虑搭接时间调整流水步距;
- 分析B工艺延误对后续工艺C的影响,通过时间线推算各段实际开始和结束时间;
- 综合计算总工期,重点关注关键路径上的延误传递。
破题关键点:
- 搭接时间使B与C的流水步距缩短为$7-2=5$天;
- B工艺第二段延误3天导致后续段时间顺延,进而影响C工艺的开始时间;
- C工艺各段需在B对应段完成后2天开始,需结合B的实际进度重新计算。
步骤1:计算正常流水施工总工期
- 工艺过程数$M=3$,施工段数$N=5$,流水节拍$T=7$天;
- B与C搭接2天,流水步距$K=7-2=5$天;
- 总工期公式:
 $T_{\text{总}} = (M-1) \cdot K + N \cdot T = (3-1) \cdot 5 + 5 \cdot 7 = 45 \text{天}$
步骤2:分析B工艺延误的影响
- B第二段原计划:第14天开始,第21天结束;
- 实际延误3天:结束时间推迟至第24天;
- 后续段时间顺延:- 段3:24-31天
- 段4:31-38天
- 段5:38-45天
 
步骤3:计算C工艺实际时间线
- C各段需在B对应段完成后2天开始:- 段1:B段1结束于14天 → C段1开始于14-2=12天,结束于19天;
- 段2:B段2结束于24天 → C段2开始于24-2=22天,结束于29天;
- 段3:B段3结束于31天 → C段3开始于31-2=29天,结束于36天;
- 段4:B段4结束于38天 → C段4开始于38-2=36天,结束于43天;
- 段5:B段5结束于45天 → C段5开始于45-2=43天,结束于50天。
 
步骤4:确定总工期
- C工艺最后一段结束于50天,因此实际总工期为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