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_(1)=(G)_(2)=1200kN,每层层高皆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_(1)=(G)_(2)=1200kN;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_(1)=(G)_(2)=1200kN;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_(1)=(G)_(2)=1200kN,结构的阻尼比为_(1)=(G)_(2)=1200kN,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_(1)=(G)_(2)=1200kN)。
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每层层高皆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
;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
;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
,结构的阻尼比为
,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3)求层间剪力
(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


解析
步骤 1:计算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根据底部剪力法,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F_{E}$可由下式计算:
$$F_{E}=\alpha_{max} \cdot \gamma_{E} \cdot G_{T}$$
其中,$\alpha_{max}$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amma_{E}$为地震影响系数调整系数,$G_{T}$为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步骤 2:计算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根据底部剪力法,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F_{Ei}$可由下式计算:
$$F_{Ei}=\gamma_{i} \cdot F_{E}$$
其中,$\gamma_{i}$为第i层的地震影响系数。
步骤 3:计算层间剪力
根据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可以计算出各层的层间剪力$V_{i}$。
步骤 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
根据层间剪力和层间刚度,可以计算出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theta_{i}$,并验算是否满足要求。
根据底部剪力法,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F_{E}$可由下式计算:
$$F_{E}=\alpha_{max} \cdot \gamma_{E} \cdot G_{T}$$
其中,$\alpha_{max}$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gamma_{E}$为地震影响系数调整系数,$G_{T}$为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步骤 2:计算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根据底部剪力法,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F_{Ei}$可由下式计算:
$$F_{Ei}=\gamma_{i} \cdot F_{E}$$
其中,$\gamma_{i}$为第i层的地震影响系数。
步骤 3:计算层间剪力
根据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可以计算出各层的层间剪力$V_{i}$。
步骤 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
根据层间剪力和层间刚度,可以计算出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theta_{i}$,并验算是否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