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儿,女,12岁。鼻出血,躯干及四肢淤点淤斑3天,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脾未触及,血小板20×109/L,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巨核细胞4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10%。最可能的诊断为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急性白血病C. 慢性型ITPD. 过敏性紫癜E. 急性型ITP
患儿,女,12岁。鼻出血,躯干及四肢淤点淤斑3天,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脾未触及,血小板20×109/L,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正常,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幼稚巨核细胞40%,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10%。最可能的诊断为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白血病
C. 慢性型ITP
D. 过敏性紫癜
E. 急性型ITP
题目解答
答案
E. 急性型ITP
解析
步骤 1:分析病史和临床表现
患者为12岁女童,有鼻出血和躯干及四肢淤点淤斑,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与血小板功能或数量有关的疾病。
步骤 2: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小板计数为20×10^9/L,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正常值为100-300×10^9/L),提示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排除凝血因子异常。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增多,但幼稚巨核细胞比例高,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比例低,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步骤 3:综合分析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型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ITP常见于儿童,发病前常有感染史,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和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患者为12岁女童,有鼻出血和躯干及四肢淤点淤斑,发病前2周有感冒史。这些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血液系统疾病,特别是与血小板功能或数量有关的疾病。
步骤 2: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小板计数为20×10^9/L,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正常值为100-300×10^9/L),提示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排除凝血因子异常。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增多,但幼稚巨核细胞比例高,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比例低,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步骤 3:综合分析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型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ITP常见于儿童,发病前常有感染史,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和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