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教学“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他先请最瘦的丁丁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当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数字时,丁丁就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轻了”或“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的真实体重(26千克)为止。学生们对此都兴趣盎然。为提高大家对千克的认识,张老师又请班里最重的壮壮同学起来。谁知话音刚落,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他太胖了,有三个丁丁那么重。”……壮壮气得面红耳赤,愤怒地喊道:“我胖,关你们啥事儿!”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长成这样的呀!”学生们的兴趣从此转移到了壮壮的“胖”上,场面失控了……问题:(1) 分析材料中课堂“场面失控”的原因。(2) 谈谈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应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
张老师教学“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他先请最瘦的丁丁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当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数字时,丁丁就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轻了”或“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的真实体重(26千克)为止。学生们对此都兴趣盎然。为提高大家对千克的认识,张老师又请班里最重的壮壮同学起来。谁知话音刚落,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他太胖了,有三个丁丁那么重。”……壮壮气得面红耳赤,愤怒地喊道:“我胖,关你们啥事儿!”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长成这样的呀!”学生们的兴趣从此转移到了壮壮的“胖”上,场面失控了…… 问题: (1) 分析材料中课堂“场面失控”的原因。 (2) 谈谈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应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
题目解答
答案
解题过程:
(1)分析材料中课堂“场面失控”的原因。
我们从教学情境、学生心理、教师引导和课堂管理几个方面来逐步分析“场面失控”的原因。
第一步:教学设计初衷良好,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与心理感受。
张老师设计“猜体重”的游戏,目的是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对“千克”这一质量单位的直观认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这本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只考虑了教学目标,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涉及“体重”这一敏感话题时。
第二步:从丁丁到壮壮的对比,引发学生对“胖”“瘦”的标签化评价。
当第一个学生丁丁(最瘦)被请上来时,学生们的反应集中在猜测体重,气氛轻松。但当老师请出“最重的壮壮”时,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学习千克”转移到“评价胖瘦”上。这说明教师没有预见到“最重”这一标签本身就可能引发负面联想,容易导致同学间的比较和嘲笑。
第三步:学生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出现言语攻击。
部分学生开始用“起码有50千克”“太胖了”“去减肥”等语言评价壮壮,这些话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和羞辱性,反映出学生缺乏同理心和尊重他人身体差异的意识。而“哄堂大笑”“幸灾乐祸”更说明这种行为被群体默许甚至鼓励,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班级氛围。
第四步:教师未能及时干预,导致场面失控。
当学生开始议论并嘲笑壮壮时,教师没有立即制止或引导,而是任由情况发展,导致壮壮情绪激动、愤怒抗议。此时课堂秩序已经从教学活动转变为对个别学生的“围观”和“羞辱”,教学目标完全被破坏,场面彻底失控。
结论:
课堂“场面失控”的根本原因在于:
①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个体差异,将“体重”与“最瘦”“最重”直接挂钩,容易引发歧视和嘲笑;
② 学生缺乏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意识,容易以体重评判他人;
③ 教师缺乏临场应变能力,未能及时干预不当言论,导致负面情绪蔓延。
(2)谈谈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应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
“备学生”是教学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教学内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结合本案例,教师在“备学生”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发展,容易受到同伴评价的影响,对“胖”“瘦”等身体特征非常敏感。他们虽然喜欢游戏化学习,但也容易在集体中模仿他人、起哄嘲笑。教师应预判到这类活动可能引发的心理反应,避免伤害学生自尊。
第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殊需求。
每个学生在身体、性格、家庭背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例如,壮壮可能本身就对自己的体重比较敏感,教师在选择学生参与活动时,应避免公开标注“最瘦”“最重”等标签,防止造成心理伤害。应尊重学生的隐私和尊严。
第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导。教师应预见到学生可能对“胖”产生偏见,并在教学中融入尊重他人、反对歧视的教育。例如,在活动前可强调“每个人的身体都不同,都是健康的”,引导学生用包容的态度看待差异。
第四,关注班级的整体氛围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了解班级是否存在欺凌、嘲笑等不良现象。如果班级中已有对“胖”同学的偏见,类似活动更容易引发问题。因此,备课时要结合班级实际,设计能促进团结、合作的活动,而不是可能激化矛盾的游戏。
第五,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方式。
虽然猜体重能激发兴趣,但教师可以选择更安全的方式,如用物品(书包、水果等)代替人体,或让学生匿名填写体重后进行统计分析,既达到教学目的,又保护学生隐私。
答案:
(1) 课堂“场面失控”的原因主要有:
①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将“最重”作为教学素材,容易引发学生对体重的负面评价;
② 学生缺乏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意识,对同学进行嘲笑和言语攻击;
③ 教师未能及时干预不当言行,导致负面情绪蔓延,教学秩序被破坏。
(2) 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应关注以下方面:
①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避免伤害自尊;
② 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隐私与身体特征;
③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尊重与包容;
④ 班级整体氛围,预防欺凌与歧视;
⑤ 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方式,设计安全、有效的教学活动。
\boxed{
\begin{aligned}&\text{(1) 场面失控原因:教学设计忽视心理感受,学生缺乏尊重,教师未及时干预。} \\&\text{(2) 备学生应关注:心理特点、个体差异、情感价值观、班级氛围、参与方式。}\end{alig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