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 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的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本次实现并网的是阜阳基地项目一期古城2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据介绍,阜阳基地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全部为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以“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抑制藻类过快繁殖,在常规发电收益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改造,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 阜阳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摘编自搜狐网《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2022年12月22日)材料二: 12月28日,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库布其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说,库布其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提供重要示范应用场景。库布其基地项目建设期间,将持续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摘编自侯雪静《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12月28日)材料三: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转变是一项系统重塑工程,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将新能源转化为稳定电力供应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二是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三是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工业体系刚刚起步;四是现行体制机制尚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创新。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方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建议,通过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系统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合理分摊疏导系统性成本,尽快明确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等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和准入条件等举措,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摘编自丁怡婷《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 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stackrel(配建)(→)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stackrel(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B.阜阳基地项目一期漂浮式光伏电站stackrel(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stackrel(实现)(→)浅水湖泊水生态自我调节C.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stackrel(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stackrel(提供)(→)新技术、新业态等重要示范应用场D.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stackrel(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stackrel(保障)(→)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提供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作为阜阳基地项目光伏电站规划用地,拟投巨资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其背后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支持。B.建在内蒙古的库布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C.阜阳、库布其等新能源风电光伏基地建成以后,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并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D.储能是使风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阜阳和库布其的基地项目都有配套的储能设施,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3)为了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国家能源局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上可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
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的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本次实现并网的是阜阳基地项目一期古城2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据介绍,阜阳基地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全部为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以“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抑制藻类过快繁殖,在常规发电收益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改造,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
阜阳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
(摘编自搜狐网《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2022年12月22日)材料二:
12月28日,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库布其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说,库布其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提供重要示范应用场景。库布其基地项目建设期间,将持续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
(摘编自侯雪静《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12月28日)材料三: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转变是一项系统重塑工程,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将新能源转化为稳定电力供应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二是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三是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工业体系刚刚起步;四是现行体制机制尚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创新。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方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建议,通过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系统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合理分摊疏导系统性成本,尽快明确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等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和准入条件等举措,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摘编自丁怡婷《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 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stackrel{配建}{→}$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stackrel{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
B.阜阳基地项目一期漂浮式光伏电站$\stackrel{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stackrel{实现}{→}$浅水湖泊水生态自我调节
C.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stackrel{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stackrel{提供}{→}$新技术、新业态等重要示范应用场
D.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stackrel{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stackrel{保障}{→}$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提供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作为阜阳基地项目光伏电站规划用地,拟投巨资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其背后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支持。
B.建在内蒙古的库布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C.阜阳、库布其等新能源风电光伏基地建成以后,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并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
D.储能是使风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阜阳和库布其的基地项目都有配套的储能设施,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
(3)为了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国家能源局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上可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材料一:
12月21日,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以下简称“阜阳基地项目”)实现首批并网。
阜阳基地项目由三峡能源投资建设,采用风电、光伏、储能、塌陷区治理有机结合的新能源基地化开发模式,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主要包括65万千瓦光伏电站和55万千瓦风电场,同时配建的一座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
本次实现并网的是阜阳基地项目一期古城25万千瓦漂浮式光伏电站。据介绍,阜阳基地项目所包含的光伏电站规划用地全部为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以“以光养水,净水养绿,水光互补”为原则,通过合理布局抑制藻类过快繁殖,在常规发电收益基础上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水体环境改造,构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
阜阳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
(摘编自搜狐网《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首批机组并网》,2022年12月22日)材料二:
12月28日,由三峡集团联合内蒙古能源集团建设的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库布其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和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此次宣布开工的先导工程为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并配置建设相应储能设施。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0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说,库布其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新业态提供重要示范应用场景。库布其基地项目建设期间,将持续探索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
(摘编自侯雪静《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在库布其沙漠开工建设》,新华社客户端,2022年12月28日)材料三: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向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逐步转变是一项系统重塑工程,还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将新能源转化为稳定电力供应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二是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三是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工业体系刚刚起步;四是现行体制机制尚不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模式创新。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方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建议,通过加大有偿调峰补偿力度,系统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合理分摊疏导系统性成本,尽快明确可中断负荷、虚拟电厂等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地位和准入条件等举措,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摘编自丁怡婷《既要大规模开发也要高水平消纳 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stackrel{配建}{→}$300兆瓦/600兆瓦时储能电站$\stackrel{改善}{→}$电力上网的波动性
B.阜阳基地项目一期漂浮式光伏电站$\stackrel{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发展渔业养殖$\stackrel{实现}{→}$浅水湖泊水生态自我调节
C.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stackrel{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stackrel{提供}{→}$新技术、新业态等重要示范应用场
D.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机构和部门$\stackrel{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stackrel{保障}{→}$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提供采煤沉陷区闲置水面作为阜阳基地项目光伏电站规划用地,拟投巨资建设库布其基地项目,其背后离不开政策方面的支持。
B.建在内蒙古的库布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创新意义大,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C.阜阳、库布其等新能源风电光伏基地建成以后,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并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
D.储能是使风光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阜阳和库布其的基地项目都有配套的储能设施,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
(3)为了让新能源发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国家能源局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上可采取哪些有力措施?
题目解答
答案
(1)C.“成为”“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说明其还在建设中。
故选:C。
(2)A.正确。
B.“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说法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C.“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说法错误,与选项相关内容是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和材料二的二三段,经分析无法得出“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的结论,于文无据。
D.“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可知,“指日可待”有悖文意。
故选:A。
(3)政策上:依据材料三“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知,要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技术上:依据材料三“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可知,应该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机制上:依据材料三“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可知,要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1)C
(2)A
(3)①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②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③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故选:C。
(2)A.正确。
B.“是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说法错误,扩大范围。原文说的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C.“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说法错误,与选项相关内容是材料一的最后一段和材料二的二三段,经分析无法得出“我国将完成能源结构调整”的结论,于文无据。
D.“它们形成支撑能力指日可待”说法错误,根据原文“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形成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可知,“指日可待”有悖文意。
故选:A。
(3)政策上:依据材料三“其中,将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可知,要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技术上:依据材料三“针对特高压输电、大电网安全、新能源并网消纳等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综合能源服务、能源大数据等新业态新模式开展深入研究,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可知,应该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机制上:依据材料三“同时,将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进一步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机制,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可知,要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
(1)C
(2)A
(3)①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推动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②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③加强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设,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