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 8 层住宅楼,市政引入管标高为 -2.0m ,提供水压 280Kpa ,下列( )种供水方式最合理。A. 直接给水B. 单设高位水箱C. 设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工作D. 分区给水
某 8 层住宅楼,市政引入管标高为 -2.0m ,提供水压 280Kpa ,下列( )种供水方式最合理。
A. 直接给水
B. 单设高位水箱
C. 设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工作
D. 分区给水
题目解答
答案
C. 设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工作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建筑给水系统的选择,需结合市政水压、建筑高度及供水稳定性进行综合判断。
解题核心思路:
- 计算市政水压可覆盖的水头:将280KPa转换为水头高度(约28米)。
- 分析建筑总高度:从市政引入管标高(-2.0m)到建筑屋顶的高度,需考虑楼层高度(8层×3米/层=24米)及地坪与市政管的高差(2米),总水头需求为26米。
- 对比水头需求与市政水压:市政水压(28米)略大于建筑总高度(26米),但需考虑管路损失和高峰时段压力波动。
- 综合判断:虽然水头基本满足,但为保证水量和稳定性,需采用储水池、水泵、水箱联合供水(选项C)。
破题关键点:
- 市政水压的隐含限制:仅压力足够时可能忽略水量和稳定性。
- 联合供水的优势:通过储水池调节水量,水泵补偿压力损失,水箱保证高位供水。
步骤1:计算市政水压对应的水头
市政水压为280KPa,转换为水头:
$h = \frac{P}{\rho g} = \frac{280 \times 10^3}{1000 \times 9.8} \approx 28.57 \, \text{米}$
(注:$\rho=1000 \, \text{kg/m}^3$为水的密度,$g=9.8 \, \text{m/s}^2$为重力加速度)
步骤2:计算建筑总水头需求
- 建筑高度:8层×3米/层=24米。
- 市政管到地坪高差:标高-2.0m到0.0m,需增加2米水头。
- 总水头需求:24米(建筑) + 2米(高差)= 26米。
步骤3:对比水头与需求
市政水头(28.57米)略大于建筑需求(26米),但需考虑:
- 管路压力损失:实际到达建筑的水头会因管路摩擦减少。
- 高峰时段压力波动:市政管网可能无法持续稳定供压。
- 水量保障:仅依赖市政管网可能无法满足高峰用水量。
步骤4:分析选项合理性
- A. 直接给水:仅适用于市政水压完全覆盖且稳定,但本题存在压力波动和水量风险。
- B. 单设高位水箱:需水泵持续补水,能耗高且无法解决水量不足。
- C. 储水池+水泵+水箱:储水池调节水量,水泵补偿压力损失,水箱保证高位供水,综合性能最优。
- D. 分区给水:适用于市政水压仅覆盖部分楼层,本题水头基本满足,无需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