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版》,我行大额交易报告,遵循以()为基本单位监测,分析、的原则。 A. 账户B. 客户C. 开户网点D. 交易网点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版》,我行大额交易报告,遵循以()为基本单位监测,分析、的原则。
- A. 账户
- B. 客户
- C. 开户网点
- D. 交易网点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大额交易报告的基本监测单位,属于反洗钱相关知识。关键在于理解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监测的核心逻辑。根据反洗钱法规要求,金融机构需以客户为基本单位,整合其所有账户和交易信息,才能全面分析资金流动,识别可疑行为。若以账户、网点等分散维度监测,可能导致信息割裂,无法有效发现跨账户或跨网点的异常交易。
法规依据与逻辑分析
- 客户为中心:客户可能持有多个账户,且交易行为可能涉及不同网点。以客户为单位能整合所有关联交易,形成完整资金链条。
- 账户与网点的局限性:若以账户为单位,无法关联同一客户不同账户间的交易;以网点为单位则受限于地理位置,无法覆盖跨网点交易。
- 法规要求:《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明确要求“以客户为单位”监测,邮储银行内部办法与此一致。
选项排除
- A. 账户:仅监测单个账户,忽略客户其他账户交易。
- C. 开户网点 / D. 交易网点:基于地理位置划分,无法覆盖客户全部交易场景。
- B. 客户:唯一能实现跨账户、跨网点全面监测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