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支设叠合楼板底支撑:叠合楼板构件安装采用临时支撑时,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应平整坚实,宜采取硬化措施;临时支撑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宜对准;在叠合板两端部位设置临时可调节支撑杆,板下支撑间距不大于()m。A. 2.5B. 3.3C. 3.0D. 2.0
支设叠合楼板底支撑:叠合楼板构件安装采用临时支撑时,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应平整坚实,宜采取硬化措施;临时支撑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竖向连续支撑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宜对准;在叠合板两端部位设置临时可调节支撑杆,板下支撑间距不大于()m。
A. 2.5
B. 3.3
C. 3.0
D. 2.0
题目解答
答案
B. 3.3
解析
本题考查叠合楼板临时支撑的构造要求,核心在于掌握支撑间距的规范限制。关键点包括:
- 临时支撑间距需通过设计计算确定,但题目中隐含规范性要求;
- 叠合板两端可调节支撑杆的设置直接影响间距上限;
- 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处理(硬化措施)与支撑间距无直接关联,为干扰项。
规范依据
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及施工技术标准:
- 叠合板临时支撑间距应满足施工荷载和构件自重要求;
- 板下支撑间距最大值为3.3米(对应选项B),此数值为规范推荐的上限;
- 若间距过大,可能导致构件挠度过大或支撑失稳。
选项辨析
- A. 2.5米:适用于对地基要求较高的情况,非通用值;
- B. 3.3米:规范明确的支撑间距最大值;
- C. 3.0米:常见经验值,但非规范硬性规定;
- D. 2.0米:过小,可能导致材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