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男性,63岁,突然感觉胸骨后剧痛就诊,有虚弱和出汗。造影检查后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当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缺血区心肌组织液中K+浓度升高,对心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影响是A. 绝对值增大B. 绝对值减小C. 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D. 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E. 不变
患者男性,63岁,突然感觉胸骨后剧痛就诊,有虚弱和出汗。造影检查后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当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缺血区心肌组织液中K+浓度升高,对心肌细胞静息膜电位的影响是
A. 绝对值增大
B. 绝对值减小
C. 绝对值先增大后减小
D. 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
E. 不变
题目解答
答案
B. 绝对值减小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静息膜电位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细胞外钾离子(K+)浓度的关系。
解题核心思路:
静息膜电位主要由K+的跨膜扩散形成,其绝对值大小取决于细胞内外的K+浓度梯度和膜对K+的通透性。当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减小,导致K+外流减少,从而引起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破题关键点:
- 明确静息膜电位的形成原理(K+外流)。
- 理解细胞外K+浓度变化对浓度梯度的影响。
- 结合浓度梯度变化推导K+外流的减少,最终得出静息电位绝对值的变化。
静息膜电位的形成依赖于细胞内的高K+环境和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细胞内K+浓度显著高于细胞外,K+通过泄漏通道向外扩散,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静息电位)。此时,细胞外K+浓度升高会直接导致以下结果:
- 浓度梯度减小:细胞外K+浓度升高使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缩小,K+外流的动力减弱。
- K+外流减少:由于浓度梯度降低,单位时间内通过膜的K+数量减少。
-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K+外流减少导致膜去极化程度降低,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如从-70mV变为-60mV)减小。
因此,当心肌组织液中K+浓度升高时,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