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用的最初紧急措施。(√) 24.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25.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26.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27.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最大不能大于2000mL。(×) 28.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4~5cm,频率为80~100次/min。(√) 29.心肺复苏有效时,可见肺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30.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31.昏迷伤员的舌后坠堵塞声门,应用手从下颌骨后方托向前侧,将舌牵出使声门通畅。(√) 32.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应立即佩戴自救器。(√) 33.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端的两个关节。(√) 34.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面动脉即可止血。(√) 35.头后部出血可用两只手的拇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枕动脉搏动处。(√) 36.颈部出血可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强烈搏动的颈总动脉。(√) 37.上肢出血,可用四指压迫腋窝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 38.腋窝和肩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39.前臂出血,可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 40.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的尺动脉和挠动脉。(√) 41.手指或脚趾出血可用拇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或脚趾两侧的动脉。(√) 42.下肢出血可用拇指压住大腿根部跳动的股动脉。(√) 43.小腿出血可用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腘窝处跳动的腘动脉,用力压迫即可止血。(√) 44.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45.止血带止血适用于任何四肢出血。(×) 46.填塞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47.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48.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而且损伤最小。(×) 49.扎止血带时间越长越好。(×) 50.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51.在松止血带时,应快速松开。(×) 52.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头部、腕部、胸部及腹部等处的包扎。(√) 53.螺旋反折包扎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受伤包扎。(√) 5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55.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56.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 57.异物插入眼球时应立即将异物从眼球拔出。(×) 58.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59.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60.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NO2中毒所致。( )
心肺复苏术是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用的最初紧急措施。(√) 24.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者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25.心肺复苏的内容包括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 26.心肺复苏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27.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最大不能大于2000mL。(×) 28.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为4~5cm,频率为80~100次/min。(√) 29.心肺复苏有效时,可见肺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30.对烧伤人员的急救应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 31.昏迷伤员的舌后坠堵塞声门,应用手从下颌骨后方托向前侧,将舌牵出使声门通畅。(√) 32.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爆炸时应立即佩戴自救器。(√) 33.骨折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远近端的两个关节。(√) 34.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面动脉即可止血。(√) 35.头后部出血可用两只手的拇指压迫耳后与枕骨粗隆之间的枕动脉搏动处。(√) 36.颈部出血可用大拇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强烈搏动的颈总动脉。(√) 37.上肢出血,可用四指压迫腋窝部搏动强烈的腋动脉。(√) 38.腋窝和肩部出血,可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 39.前臂出血,可用手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 40.手部出血可用两手拇指同时压迫腕的尺动脉和挠动脉。(√) 41.手指或脚趾出血可用拇指、食指分别压迫手指或脚趾两侧的动脉。(√) 42.下肢出血可用拇指压住大腿根部跳动的股动脉。(√) 43.小腿出血可用一手固定膝关节正面,另一手拇指摸到腘窝处跳动的腘动脉,用力压迫即可止血。(√) 44.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的伤口出血。(√) 45.止血带止血适用于任何四肢出血。(×) 46.填塞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 47.现场可用铁丝代替止血带进行止血。(×) 48.止血带能有效地控制四肢出血,而且损伤最小。(×) 49.扎止血带时间越长越好。(×) 50.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 51.在松止血带时,应快速松开。(×) 52.螺旋包扎法适用于头部、腕部、胸部及腹部等处的包扎。(√) 53.螺旋反折包扎法主要用于粗细不等的四肢受伤包扎。(√) 54.“8”字形包扎法多用于关节处的包扎及锁骨骨折的包扎。(√) 55.三角巾包扎法适用于身体各部位。(√) 56.腹部外伤有内脏脱出时,要及时还纳。(×) 57.异物插入眼球时应立即将异物从眼球拔出。(×) 58.人员受伤后必须在原地检伤,实施包扎、止血、固定等救治后再搬运。(√) 59.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术,然后再搬运。(√) 60.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NO2中毒所致。( )
题目解答
答案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