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百分比。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10(需求收入弹性[1]: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 B. 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 C. (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百分比。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1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 D. 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 E. ( 三条无差异曲线 F. (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 12(供给价格弹性[2]: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 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18 ( 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分比。 ( 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3]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13(蛛网理论[4]: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 ( (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914(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5]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6]等于它们的(C) ( 价格之比 ( 数量之比 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 边际效用之比 ( 边际成本之比 15(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20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16(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 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一、单项选择题 商品甚于 商品,原因是(D) (商品A的价格最低 (商品A紧俏 C(商品A有多种用途 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没有关系 D(互不上关 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22(预算线上的表明(C)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B(处于均衡状态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C(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D(状态不可能确定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2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B(边际效用为零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C(边际效用为正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 D(边际效用为负 2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 递减 B(递增C( 不变 D(先增后减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25(M=Px?X+Py?Y是消费者的(C)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 取决于它的价格 A. 需求函数B. 效用函数 C( 不可比较D( 可以比较 C. 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 不确定函数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26(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 化,预算线(D) 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 108个 B( 100个C( 106个 D( 6个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27(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 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A( 向左下方移动B( 向右上方移动 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C)(注:其实此题条件不明,如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D( 不动 果消费者有的是钱,那么应选D) 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C)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 购买 29(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 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B ) 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A(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C(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3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 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 (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 10.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ABD) 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A(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30 (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 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 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 3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1(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ABCDE) 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 A( 风险回避者B( 风险爱好者C( 风险中立者D( 厌恶风险者 A(78 B(14 C(62 D(16 E( 喜欢风险者 3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三、判断题 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正确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C) 错误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A(X=25Y=50 B(X=125Y=25 C(X=125Y=50 错误3.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D(X=50Y=125 错误4.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33(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D) 方法。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恩格尔曲线 D( 收错误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入——消费曲线 正确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3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的。 品是(A) 错误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 A( 正常商品B( 低档商品C( 吉芬商品D( 独立商品 错误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 3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 错误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A( 不变 B( 下降C( 增加 D( ? 交点。 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错误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 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A( 低档商品B( 正常商品C( 吉芬商品 D( 独立商品 正确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3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C) 错误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正确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 求量 错误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错误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求量 一定减少。
一般来说,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百分比。 C(是一条垂线 D(是一条水平线 10(需求收入弹性[1]: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B. 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
C. (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百分比。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11(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
D. 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
E. ( 三条无差异曲线
F. (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二条无差异曲线 12(供给价格弹性[2]: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
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18
( 消费X获得的总效用等于消费Y获得的总效用 分比。
( 消费X获得的边际效用[3]等于消费Y获得的边际效用 13(蛛网理论[4]: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
(
( 曲线上任两点对应的消费品组合所能带来的总效用相等 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914(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5]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6]等于它们的(C)
( 价格之比
( 数量之比 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 边际效用之比
( 边际成本之比 15(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20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表明X和Y的关系为(A)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16(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

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一、单项选择题
商品甚于
商品,原因是(D)
(商品A的价格最低
(商品A紧俏 C(商品A有多种用途 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
(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
(数学表达式为MU=?TU/?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没有关系 D(互不上关 C(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2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 D(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4(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C)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22(预算线上的表明(C)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A(没有用完预算支出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B(处于均衡状态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C(预算支出条件下的最大可能数量组合 5(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 D(状态不可能确定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23(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C) B(边际效用为零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 C(边际效用为正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以上都不正确 D(边际效用为负 24(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的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预算线(A) 6.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A)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 递减 B(递增C( 不变 D(先增后减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D) 25(M=Px?X+Py?Y是消费者的(C) A( 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B( 取决于它的价格 A. 需求函数B. 效用函数 C( 不可比较D( 可以比较 C. 预算约束条件方程D. 不确定函数 8(如果消费者消费15个面包获得的总效用是100个效用单位,消费26(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同方向变16个面包获得的总效 化,预算线(D) 用是106个效用单位,则第16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D)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 108个 B( 100个C( 106个 D( 6个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变动 9(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8元,Y的价格为3元,若某消费者买了527(商品的收入不变,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C) 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A( 向左下方移动B( 向右上方移动 为获得效用最大化,该消费者应该(C)(注:其实此题条件不明,如C( 沿着横轴或纵轴移动D( 不动 果消费者有的是钱,那么应选D) 2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必定落在(C)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A(预算线右侧区域B(预算线左侧区域 C(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C(预算线上D(预算线上和左侧区域 购买 29(关于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不正确的是(D) 10(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B ) A(在基数效用论下,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其价格之比 A(满足程度 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B(在基数效用论下,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 C(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3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X2=+2 D(均衡状态下,消费者增加一种商品的数量所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必定
( 收入效应X1X*=+5,替代效应X1X*=-5 10.下面属于正常商品的是(ABD) 大于减少的另一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减少量
A(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 30
(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90% 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相交之点
(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减少 C(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 已知某商品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增加 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线上的任何一点
(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某商品的需求量减少20% 31.已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TU=4X+Y,如果消费者消费16单位X和11(消费者对风险的态度大体上可分为(ABCDE) 14单位Y,则该消费者的总效用是(A) A( 风险回避者B( 风险爱好者C( 风险中立者D( 厌恶风险者 A(78 B(14 C(62 D(16 E( 喜欢风险者 32(假设消费者张某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XY,张某收三、判断题
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2元,PY=5元,张某对X和Y正确1.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两种商品的最佳组合是(C) 错误2(当消费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为负时,则总效用达极大值。 A(X=25Y=50 B(X=125Y=25 C(X=125Y=50 错误3.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D(X=50Y=125 错误4. 基数效用论的分析方法包括边际效用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33(由于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最佳购买均衡点的连线,称为(D) 方法。 A( 需求曲线 B( 价格——消费曲线 C( 恩格尔曲线 D( 收错误5(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入——消费曲线 正确6(需求量和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是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34(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也增加,则商的。 品是(A) 错误7(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获得了最大边际效用。 A( 正常商品B( 低档商品C( 吉芬商品D( 独立商品 错误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所获得的边际效用最大。 3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则收入效应(B) 错误9(按序数效用理论,消费者均衡点应该是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A( 不变 B( 下降C( 增加 D( ? 交点。
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增加,收入效应下降,但总效错误10(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两点对应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应是增加的,则商品是(A) 组合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A( 低档商品B( 正常商品C( 吉芬商品 D( 独立商品 正确11(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是指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确定的。 3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C) 错误12(替代效应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正确13(价格下降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正数。 求量 错误14(价格下降时,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都是正数。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错误15(已知某吉芬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减少,替代效应也求量 一定减少。
题目解答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