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男,28 岁。1 天前因饮食不洁,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A. 中脘、上脘B. 中脘、内关C. 曲池、内庭D. 脾俞、下脘E. 行间、足三里
患者,男,28 岁。1 天前因饮食不洁,出现腹痛腹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除选取主穴外,应加用的腧穴是()。
A. 中脘、上脘
B. 中脘、内关
C. 曲池、内庭
D. 脾俞、下脘
E. 行间、足三里
题目解答
答案
C. 曲池、内庭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痢疾的辨证论治及腧穴配伍,需根据患者症状判断证型,进而选择相应的配穴。
解题核心思路:
- 辨证:根据症状(下痢赤白、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滑数)确定为湿热痢。
- 配穴原则:湿热痢需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常用曲池(清热)、内庭(清胃肠湿热)。
破题关键点:
- 明确湿热痢的典型症状与舌脉特征。
- 熟悉不同痢疾证型的配穴规律(如湿热配曲池、内庭;寒湿配中脘等)。
病证辨析
患者症状符合湿热痢:
- 下痢赤白(湿热损伤血络,腐化肠液)。
- 肛门灼热、脉滑数(湿热内盛,气血壅滞)。
- 舌苔黄腻(湿热蕴结脾胃)。
腧穴配伍
湿热痢的配穴为曲池、内庭:
- 曲池:清热解表,疏风止痉,主治外感发热、湿热病证。
- 内庭:清胃肠湿热,主治口糜、齿痛、腹胀、痢疾。
选项分析
- A. 中脘、上脘:用于寒湿痢或脾胃虚弱。
- B. 中脘、内关:用于噤口痢(气机郁闭)。
- C. 曲池、内庭:正确,清热化湿,针对湿热痢。
- D. 脾俞、下脘:用于虚痢或脾虚湿盛。
- E. 行间、足三里:行间清肝热,足三里补虚,非湿热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