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有关我国洪水灾害的相关问题。-|||-材料一 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Q-|||-洪水灾害分布 , 南海诸岛-|||-材料二 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1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1)图中哪些地区洪水灾害严重?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洪水灾害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2)"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3)为了减轻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成因及防灾措施的理解,需结合地图信息和材料分析能力。
解题核心:
- 区域定位:通过地图识别洪水频发地区(如三大平原、四川盆地等)。
- 成因分析:自然因素(季风气候、地形)与人为因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的综合分析。
- 措施分类:区分工程措施(水库、堤坝等)与非工程措施(生态修复、防灾意识)。
关键点:夏季风强弱导致降水集中是东部洪水频发的主导因素;荆江“悬河”的形成机制是答题重点。
第(1)题
洪水严重地区:
- 地图信息提取:结合材料二中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洪水记录,推测洪水严重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珠江流域等。
- 东部洪水主因:夏季风强弱导致降水集中,东部季风气候区雨季降水强度大,地势低平易积水。
第(2)题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
- 自然条件:荆江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 人为因素: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形成“悬河”,堤防年久失修。
- 洪水风险: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洪水易溃堤。
第(3)题
防洪减灾措施:
- 工程措施:
- 调蓄能力: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 排洪效率: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
- 防洪屏障:修筑堤坝防止漫溢。
- 非工程措施:
- 生态修复:植树造林、退田还湖。
- 防灾意识:加强防灾教育,建立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