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患者女性,45岁。右肾结石病史5年,三天前突发高热,寒战,感全身不适,腰痛,并有尿频,尿急及排尿疼痛,查体:T39℃,右脊肋区压痛及叩击痛,尿检:外观混浊,RBC:8/HP,WBC:30/HP,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为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尿菌定量培养应注意A. 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后立即取尿标本B. 停用抗菌药物2天后再取尿标本C. 24小时尿液均可采用D. 留取尿液前先清洗尿道外口,再取前段尿液E. 宜取清晨第一次尿标本,并在1h内接种培养
患者女性,45岁。右肾结石病史5年,三天前突发高热,寒战,感全身不适,腰痛,并有尿频,尿急及排尿疼痛,查体:T39℃,右脊肋区压痛及叩击痛,尿检:外观混浊,RBC:8/HP,WBC:30/HP,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为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尿菌定量培养应注意
A. 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后立即取尿标本
B. 停用抗菌药物2天后再取尿标本
C. 24小时尿液均可采用
D. 留取尿液前先清洗尿道外口,再取前段尿液
E. 宜取清晨第一次尿标本,并在1h内接种培养
题目解答
答案
E. 宜取清晨第一次尿标本,并在1h内接种培养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尿菌定量培养的正确取样方法,强调如何确保尿液标本的准确性,避免污染或细菌数量变化。
解题核心思路:
- 尿菌定量培养的目的是判断尿路感染的细菌种类及数量,需保证标本的代表性。
- 关键点在于避免外界污染(如外阴清洁不彻底)和细菌数量变化(如标本久置导致细菌死亡或繁殖)。
- 选项辨析需结合临床操作规范:晨起第一次尿液浓度高,且及时接种可减少误差。
选项分析:
- A:应用抗菌药物后取尿,会抑制细菌生长,导致假阴性,错误。
- B:停药2天后取尿,可能影响诊断时机,且题目未明确患者是否用药,非核心问题。
- C:24小时尿液易变质,细菌数量不稳定,错误。
- D:取前段尿可能残留清洁液或分泌物,污染风险高,正确应取中段尿。
- E:晨起第一次尿液在膀胱停留时间长,细菌浓度高;1小时内接种避免细菌增殖或死亡,符合规范。
结论:E选项符合尿菌定量培养的取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