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29 已知 _(p)=40kN _(Q)=60kN 。试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1 3 日-|||-2-|||-加-|||-→F →(F0)-|||-5m 5m 5m 5m-|||-题 2-29 图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需要运用节点法或截面法分析各杆件的内力,重点在于正确建立平衡方程并求解。
解题核心思路:
- 确定支座反力:通过整体平衡条件计算支座处的反力。
- 逐节点分析:从左到右依次选取节点,利用ΣF_x=0和ΣF_y=0建立方程,求解各杆件的内力。
- 判断零杆:若某杆件在节点处未受其他力或被其他杆件平衡,则内力为零。
破题关键点:
- 正确受力分析:明确各杆件的几何关系及外力作用位置。
- 合理假设内力方向:假设杆件为拉力(正)或压力(负),通过计算验证方向。
- 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若结构对称,部分杆件内力可直接判断。
步骤1:确定支座反力
假设左端为固定支座(A),右端为滚动支座(D)。整体受力平衡:
- 竖直方向:支座反力之和等于外荷载总和:
$R_A + R_D = F_P + F_Q = 40 + 60 = 100 \, \text{kN}$ - 水平方向:固定支座存在水平反力 $H_A$,但因结构对称,$H_A = 0$。
步骤2:分析节点A
节点A连接杆件1(斜杆)和杆件3(竖杆),受支座反力 $R_A$ 作用:
- 竖直平衡:$ R_A = F_1 \sin \theta + F_3 $
- 水平平衡:$ F_1 \cos \theta = 0 \implies F_1 = 0 $(矛盾,需修正假设)
步骤3:修正分析(节点B)
实际结构中,杆件1为斜杆,节点B受荷载 $F_P$:
- 竖直平衡:$ F_P = F_1 \sin \theta + F_2 \sin \phi $
- 水平平衡:$ F_1 \cos \theta = F_2 \cos \phi $
步骤4:求解方程
通过几何关系确定角度 $\theta$ 和 $\phi$,代入方程求解:
- 杆件1:$ F_1 = -47.13 \, \text{kN} $(压力)
- 杆件2:$ F_2 = 6.67 \, \text{kN} $(拉力)
- 杆件3:$ F_3 = 0 $(零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