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某河流COD(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为100吨/年,若全年排放120吨,最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是?()A 呼吸道感染B 皮肤炎C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D 骨骼病变
某河流COD(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为100吨/年,若全年排放120吨,最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是?() A 呼吸道感染 B 皮肤炎 C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 D 骨骼病变
题目解答
答案
我们来逐步分析这道题目:
题目信息:
- 某河流的 **COD(化学需氧量)容量总量为100吨/年**,这意味着该河流在环境可承受范围内,每年最多可以降解或容纳100吨的有机污染物(以COD衡量)。
- 实际全年排放了 **120吨**,超过了容量的20%(超排20吨)。
- 问题:最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是什么?
第一步:理解COD的含义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的毫克数(mg/L)。COD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COD本身不是一种具体污染物,而是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高COD意味着水体中存在大量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等。
第二步:COD超标对水体的影响
当COD排放超过水体容量时,会造成:
- 水体中有机物过多,微生物分解这些有机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DO);
- 溶解氧下降,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 水体发黑发臭,进入厌氧状态,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
- 水质恶化,可能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
- 最终影响人类健康,特别是通过饮用或接触污染水体。
第三步:分析选项中的健康问题
A. 呼吸道感染
——通常由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引起,如病毒、细菌。虽然水体发臭可能影响空气质量,但与COD超标直接关联较弱,不是最直接的健康后果。
B. 皮肤炎
——接触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皮肤刺激或感染,尤其是工业废水中含刺激性化学物时。但COD主要反映有机污染,不是直接导致皮肤炎的主要因素。
C.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
——这是关键选项。COD高说明有机污染严重,往往伴随着大量生活污水排放,而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例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可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当水体自净能力被破坏(因COD超标,溶解氧降低,生态系统崩溃),病原体更容易存活和传播。因此,饮用或使用未经充分处理的污染水,极易引发肠道传染病。
D. 骨骼病变
——通常与重金属污染(如镉引起“痛痛病”)或氟中毒有关,与COD无直接关联。
第四步:结论
COD超标主要反映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导致水质恶化,病原微生物滋生,最可能通过饮水或食物传播引发**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痢疾、伤寒等。
因此,最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是:
**C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
✅ 正确答案:\boxed{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需氧量(COD)超标对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理解,需结合水污染与疾病传播的关系进行推理。
解题核心思路:
- COD超标意味着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超过自净能力,导致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
- 病原微生物滋生是关键中间环节,通过污染水源传播疾病。
- 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的传播途径与水污染直接相关,是本题的破题点。
步骤1:理解COD的含义
化学需氧量(COD)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总量。COD越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越多。当排放量超过水体容量(100吨/年),水体无法有效降解污染物。
步骤2:分析COD超标的环境影响
- 溶解氧下降: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大量氧气,导致鱼类等需氧生物死亡。
- 水体厌氧状态: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水质发黑发臭。
- 病原微生物滋生:水体自净能力丧失,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等病原体易存活。
步骤3:关联健康问题
- A. 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与水污染间接相关。
- B. 皮肤炎:需直接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COD超标不直接导致。
- C.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通过污染水源传播,饮用或使用未处理水易感染。
- D. 骨骼病变:与重金属(如镉、铅)污染相关,与有机污染无关。
步骤4:结论
COD超标导致水体污染,肠道传染病是通过污染水源传播的典型疾病,因此正确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