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6.2021年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 大熊猫”降级”反映了其栖息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向好,也展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进步,大熊猫从此可以不用保护了。B. 虽然能描从“濒危”下调到“易危”,但它依然是受到威胁、有灭绝风险的。我国只是下调了熊猫的濒危等级,但没有下调照猫的保护等级,对熊猫的保护力度依旧是非常大,熊猫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是我国的国宝。C. 生态系统保护与否不影响平时生活D. 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与个人没有关系
16.2021年7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大熊猫”降级”反映了其栖息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向好,也展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进步,大熊猫从此可以不用保护了。
- B. 虽然能描从“濒危”下调到“易危”,但它依然是受到威胁、有灭绝风险的。我国只是下调了熊猫的濒危等级,但没有下调照猫的保护等级,对熊猫的保护力度依旧是非常大,熊猫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是我国的国宝。
- C. 生态系统保护与否不影响平时生活
- D. 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与个人没有关系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大熊猫保护等级变化的理解,需结合材料信息与常识判断。关键点在于区分“受威胁程度等级”与“保护等级”的区别:前者反映物种现状,后者由国家法规确定。材料强调大熊猫虽“降级”但仍需严格保护,需识别选项中混淆两者的错误表述。
选项分析
选项A
错误。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低不等于“不用保护”,保护等级未调整,仍需持续关注。
选项B
正确。明确区分“受威胁程度等级”(易危)与“保护等级”(国家一级),强调保护力度未减,符合材料核心。
选项C
错误。生态系统保护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安全密切相关,直接影响日常生活。
选项D
错误。个人行为(如环保、不破坏栖息地)对野生动物保护至关重要,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