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23岁初产妇,测坐骨结节间径7.5cm,为判断其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A. 耻骨弓角度B. 对角径C. 坐骨棘间径D. 出口前矢状径E. 出口后矢状径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 23岁初产妇,测坐骨结节间径7.5cm,为判断其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
A. 耻骨弓角度
B. 对角径
C. 坐骨棘间径
D. 出口前矢状径
E. 出口后矢状径
题目解答
答案
E. 出口后矢状径
解析
步骤 1:理解坐骨结节间径的意义
坐骨结节间径是骨盆出口横径的测量,是骨盆出口的最短径线。如果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可能提示骨盆出口狭窄,影响自然分娩。
步骤 2:确定需要测量的径线
由于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为判断能否自然分娩,需要进一步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出口后矢状径是指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大于15cm时,一般能顺利分娩。
步骤 3:选择正确的测量径线
根据上述分析,为判断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坐骨结节间径是骨盆出口横径的测量,是骨盆出口的最短径线。如果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可能提示骨盆出口狭窄,影响自然分娩。
步骤 2:确定需要测量的径线
由于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cm,为判断能否自然分娩,需要进一步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出口后矢状径是指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与坐骨结节间径之和大于15cm时,一般能顺利分娩。
步骤 3:选择正确的测量径线
根据上述分析,为判断能否自然分娩,此时还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